“那既然如此的话,夫人就有可能是一个神职,她预测到了自己的未来,并规避了这种be。
亦或者是,男爵早就盯上了夫人,在去的前夜,他就已经得手,说不必再去的夫人已经不再是真正的夫人了。”
“说的好,尽管正说反说都让你给说了这件事让我觉得有些不快,但你的推理的确没有问题。”
声樱煊难得的一次夸奖,让李津的信心倍增。
尽管会因为小自己三岁的弟弟夸奖而高兴是很奇怪啦,但这不重要!
“啊,对了,提供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啊,日记上是没有时间的,但似乎他们每天都会写日记。”
这……?
“看我们干什么?你们不是自己说懒得自己看挑重点说的吗?”
上官魄言语中透出不似委屈的委屈。
“在你说日记上没有日期这个关键要素的时候,就已经算是失职了!
而且,你们整理逻辑线的时候都没有发现根本说不通吗?”
李津质问道。
“你们把12本都推给我们几个人,怎么可能都看?你们的阅卷老师判卷的时候,留给单个人的时间有多少?”
“这不一样!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尽可能完美的逻辑闭环!
你们之间的信息不互通将给背景推测带来多大的困扰!”
“好了好了!”
宗杨作为调停者再次出面。
“双方都要互相体谅嘛!但是呢,这事,也确实是我们的政策出了问题。
本来呢,我们确实是可以在发言之前进行一波互通的。
但是毕竟时间的问题……哎,问题不大!”
一次小小的争吵让众人意识到了,时间不足并非是一个完美的借口,如果因为要省下时间而浪费了更多时间,这才是得不偿失。
距离宵禁还有4个小时10分钟,阳光依旧明媚,带给人一种另类的错位感。
那还能怎么办?
这看似是李津的崛起,却因为得到了错误信息而得到了错误结论而引发的争吵,但事实上,却是一群天才那种无论在何时何地,哪怕自己并没有认识到的,对于万物的掌控欲具现化的表现。
于是,经过一番简单的抽签后,李津彭伟婧两姐妹第一个重新彻底审视12本日记。
这一番审视,两人才彻底明白了为什么那些电影人一提到电影解说就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
首先第一点,也是彭伟婧自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
农民的日记,字迹潦草不堪,要不是因为没有克苏鲁,说这是疯子艺术家对拉莱耶的描述她想必都要迟疑一阵才能拒绝。
这在平时,也不是多令人震惊的事情,毕竟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都不高。
但这是哪?
这是杰普森公爵的领地!
他手底下的农民,至于连书法课都没上过?
还有,怎么看怎么不像写日记的场合是能够写日记的场合。
啧,这日记内容当真能够信任吗?
第二点,吉普森公爵和jin·huo夫人怎么看怎么不搭。
这确定是位欧洲人?
霍金可还行?
夫人与公爵确实恩爱,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总是说不上来的奇怪。
几乎所有关于夫人的外人记载都显示夫人是一个极其热爱学习的人,商业才能也极为优秀。
第17章 李津的推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