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平时关系好的街坊邻居,好事儿的还特意跑到赵梓瑜家看,大家伙都觉得新奇。
有说这是赵大德一家积德最好事儿的回报。
还有的说是赵老太太在天有灵,照顾着他们一家。
可也有那些个拈酸吃醋的,在背地里说赵大德家不过是运气好,还说他们家人小家子气,没出息,一头猪的事儿就能嚷嚷地人尽皆知。
说这话的当然跑不了赵二林和赵四海。
赵二林这么说完全是眼红,看不得自己哥哥家比他过得好!
就因为他只生了两个丫头,没有儿子,就一直嫉妒赵大德生了儿子,还儿女双全。
而且赵大德的二女儿赵如意又是村里第一个大专生。
上学的学费都是乡里集资给出的,不仅不花一分钱,毕业还能当老师。
在九十年代,老师可是实打实的铁饭碗!
儿子赵守信又是个学习的好苗子,每次考试都是乡里第一,给赵大德挣足了面子。
赵四海这两天的日子则是非常不好过。
原本他们三兄弟合计得好好的,由赵四海出头,把赵大德家的房子抢过来。
之后等着上面的拆迁文书一到,确定赔偿具体金额后,兄弟三人平分。
可是现在,赵大德家已经搬走了,可这原本该下发的文件居然迟迟没有消息。
赵四海打电话催赵三江,电话里就被就吼了一顿。
赵三江说他没个耐性,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跑不了,多等几天有啥大不了。
赵三江是不着急,可赵四海等不了。
为了能娶到王桂香,他拍着胸脯在王桂香和她娘家人面前保证:拿到拆迁款就能在县城里买房子。
王桂香之所以答应嫁给他,也就是冲着他这句话去的。
就因为赵四海信心十足,王桂香的哥哥王建设才看在妹子的面子上给他垫了五万块,交了房子的定金。
要知道,如果下个月没有交首期款,不仅房子买不到,定金也退不回来。
他就是一个在县城里给人家看大门的保安,一个月满打满算五
六百块钱工资,刨除抽烟喝酒玩麻将基本不剩啥。
要是拆迁这事儿黄了,他上哪儿去找五万块钱赔给王建设。
到时候没钱,老婆娶不到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
自从上面拆迁的文书迟迟不下来,赵四海就像被架在火上烤一样,每天抓心挠肝的不是滋味儿。
赵大德一家没搬走那几天,他有事儿没事儿就过去逛逛,闹心还能有个发泄口。
可是自从他们搬走后,面对着空无一人的房子和乱糟糟的院子,他心里是越来越没底,也就越来越心烦。
今天又听说赵大德家原本快病死的猪竟然好了,他心里更是不是滋味了。
同样一件事情,几家欢喜几家愁。
赵梓瑜可没管外面人怎么议论。小花猪被治好后,她高兴之余,就想着再试试是不是
第15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