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八章 太尉吐血[2/2页]

单挑三国:开局教化张角 亡命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怕是正如使匈奴中郎将之奏禀,这些匈奴骑兵之目标,完全是奔着太原王氏及河东卫氏而去啊……
      袁隗心中暗急,朝着太尉杨赐使了个眼色。
      杨赐眉头微皱,略一思忖后,持着象简出声道:
      “陛下,贼军此番动兵,明显是早有预谋,且安排周祥,后续极有可能存在更大图谋!
      为护国安危,当调遣朝廷精锐,从速扑灭!
      臣谏议,调发三河骑士、北军五营合计两万精锐大军,并一千黎阳营及周边二十坞之兵,凑足五千大军自东南迎击进犯河东郡之匈奴骑兵!
      此外,再火速调集雍营、虎牙营五千精兵,自西南赶赴河东郡,对贼兵形成夹击之势!
      如此,三万精锐大军,当可将敌彻底击溃!
      至于肆虐太原郡之三万贼兵,可遣度辽营合朔方、五原、云中三方边郡郡兵凑足一万兵力为主力;
      再以雁门郡五千边军佐助,同时下令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召集两万乌桓骑兵辅助。
      如此,三万六千大军,定可将贼兵一举湮灭!”
      杨赐话音刚落,光禄勋丁宫便紧跟着出声道:
      “若要保得万全,可征调精壮之士两万充入五营之中。
      如此,浩荡兵势威逼之下,贼军定然一溃千里!
      同时,可先遣五千河东骑士疾速发兵,以纠缠、监视敌军,为大军集结争取时间!”
      丁宫话音落下,殿内稍稍安静了一会儿。
      未几,便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御案左右,张让与赵忠对视一眼,而后隐晦地朝着光禄大夫许相使了个眼色。
      许相瞄了眼皇帝,微一沉吟后,忽地出声道:
      “太尉大人说的轻巧,但是否考虑过后果?”
      殿内顿时一静,群臣皱眉看向许相,不明白其是何意思。
      不过也有一些人脸色微沉,明白是宦官又要准备搅局。
      因为这许相乃是宦官走狗,与其父许训同为宦官一系。
      说来也是奇怪,许氏好歹也是大族,族中更有许劭、许靖两兄弟因“月旦评”而驰名。
      可这许训、许相父子,却偏偏不走常路,非要投身宦官麾下,着实让人恼恨的紧。
      “哦?许大夫此言何意?”
      杨赐抖了抖袖袍,冷眼盯向许相问道。
      许相也不畏惧,一脸坦然地大声道:
      “而今南匈奴反叛,并州局势本便不稳,倘若再抽调边郡兵力,定然会使得并州边郡无兵可用!
      届时,若是北部鲜卑大肆入侵,又该由何人去挡?
      再则,乌桓同为异族,眼见南匈奴反叛,何人又能保证乌桓人不会起异心?
      若是他们也动了叛心,届时与南匈奴里应外合,怕是平叛大军反而要置身于险地!
      倘若平叛大军覆灭,整个并州定然会彻底陷入混乱之境!
      如此馊议,太尉大人究竟是如何想出?
      又或者说,太尉大人其实包藏祸心?”
      许相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顿时哗然一片。
      而身为被针对的杨赐,更是气得脸色发红、胡须乱颤。
      伸着手指指向许相,嘴唇颤巍巍地蠕动半天,却是猛地吐出一口血来。
      继而,杨赐竟是两眼一翻,身子朝后栽倒下去。
      “太尉大人!”
      “杨大人!”
      “这、这……”
      ……
      殿内群臣顿时大惊失色,手足无措地惊叫着,乱成一片。
      张让与韩忠对视一眼,眼中皆有诧异之色。
      很显然,他们也不曾料到,这杨赐竟会被许相给气得吐血晕倒。
      回过神后,二人朝着许相投去一个无比满意的目光,心中更多有幸灾乐祸之情。
      许相脸皮一抽,嘴巴微微张着,心中也很是有些愕然。
      不会吧,自己的言语何时杀伤力这般大了?
      听闻杨赐前几日新纳了一房小妾,该不会是被掏空了身子吧……
      一念及此,许相不由一脸古怪。
      这位太尉都快六十的人了,也不知克制,真是……
      刘宏不露声色地扫了眼殿内群臣,而后轻咳一声,摆了摆手。
      “传太医。”
      “诺!”
      赵忠赶忙躬身应命,随后扯着嗓子朝外唤了一声。
      “传太医~”
      殿角自有候殿太监领了命,从角门奔出,去传召太医。
      此时,刘宏微一沉吟,而后无奈叹道:
      “发兵平定南匈奴叛乱乃镇国大事,太尉司掌军事,若无太尉参详,恐有祸患。
      且待太尉醒转过来,再行奏议吧。
      暂且休朝。”
      说完之后,刘宏便径直起身,踏上内廊离去。
      殿内群臣尚且来不及出声劝阻,便已不见了刘宏踪影,只能面面相觑。

第八十八章 太尉吐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