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新安城内[2/2页]

我在清朝有套房 轻风千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涛再取出洗衣粉。
      “这种叫洗衣粉,有了这东西,能把衣服洗得很干净。”
      对于两种很有市场潜力的商品,周润详自然欢迎,
      郭子涛给出批发价,洗衣粉一钱银子两袋(1000克一袋),煤油灯五钱银子一个,煤油燃料一钱银子四斤(清朝一斤596.8克,一斤有16两,一两37.3克)。
      快到中午了,周润详邀请郭子涛留下来吃饭。
      郭子涛婉拒了,说还有要事处理。
      在离开前,周润详说,他明天去一趟广州,安排日用品售卖事宜,大约十天回来新安。
      郭子涛背着装有金银的背包出来门口,王聪儿老老实实等待着。
      “卖完了,咱们去福龙客栈大吃一顿!”
      第二次来到本县最高档客栈,店小二一眼就认出了两人,热情招待。
      赚了一笔大钱,郭子涛心情很好,再点了熊掌、黄?肉,跟王聪儿大吃起来。
      有钱要享受很正常,郭公子却能让下人跟着享受,就是那方面有点不好,喜欢妇人的男人,的确是很特别。
      王聪儿接受现实,不再幻想自己能嫁给郭公子,希望郭公子能娶了母亲。
      吃饱饭足后,郭子涛又再去马匹交易市场买了一匹马。
      他本人骑马、王聪儿驾车返回。
      行走在新安县城街道上,郭子涛拿起相机拍摄起来。
      拍摄的对象,既有各种建筑物,亦有男女老幼、穷人富人。
      他心想,要是在现代把这些照片发到网上,肯定会引起轰动。
      这只能是想想而已,要是认真技术鉴定,很容易鉴定出照片是清末相机拍摄加上彩色,还是用现代数码照相技术拍摄。
      真要是这样做了,很快就会被人注意上了。
      这时,两人注意到,在街道一边,有一批人围观着。
      两人再靠近观察,原来这里有人卖小孩。
      “公子,我们去看看吧!”
      郭子涛和王聪儿下马,牵着马走近,围观的穷人们让出位置。
      只见一个撑着拐杖、衣衫褴褛的男子,身前挂着一块木牌,木牌上写着“卖女,五两银。”
      旁边的女孩在哭着,她已经没有眼泪留下,估计是泪水已哭干了。
      两人身上都脏兮兮的,面黄肌瘦,可看出明显营养不良。
      那男人很瘦,不知有多久没吃饱饭了。
      在古代,买儿卖女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是到了民国,照样还存在。
      那残疾父亲一脸的无助、绝望,见到白白净净、牵着马的公子来了,顿时燃起了希望。
      “娃仔,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父女俩真可怜!”
      “公子,就帮帮他们吧!”
      围观的都是些穷人,身上衣服破烂补丁,脏兮兮的,有臭味传来,郭子涛下意识地捂着鼻子。
      众人以为那富家公子嫌弃穷人。
      王聪儿看着如此,很是难过。
      她拉起女孩的手,安慰道:“小妹妹,有郭公子在,不用担心。”
      她转身向郭子涛道:“公子行行好,帮帮他们吧。”
      那男子恳求道:“求求公子,把我女儿买了,好让天每天吃饱饭。”
      郭子涛看向他的腿,脚底无法用力支撑地面,问道:“你腿如何了?无法做事养活女儿了?”
      男子道:“公子,女儿她娘早死,我原在东莞县鞭炮作坊干事,我制作鞭炮、烟火技艺很好,可惜,有次我不小心摔断了腿,治这条腿把钱花光也没治好,东家不要我了,也没其他人要我这个瘸腿人做事,又无法种田,只好带着女儿到处乞讨。我养不了女儿,只求公子把女儿买了,好让她吃饱饭。”
      郭子涛在想,鞭炮和炸药技术是相通的,这人或许有用。
      这时,王聪儿央求道:“公子行行好,就帮帮他们吧!要不,公子先发两个月俸银给我,我给把银子给他们。”
      她的心眼的确是很好,很符合历史原型。
      郭子涛看着这父女俩,男子一脸期盼,女童却是有些害怕,怕被卖掉失去父亲。
      “不用卖你女儿了,你给我做事,管吃管住,还有俸银!”
      男子一听,神色非常激动,非常艰难地跪下。
      “多谢公子,你是我和女儿救命恩人啊!”
      郭子涛本想伸手去扶起来,可他身上太脏太丑,脑海中刚冒出这个念头,就立即打消了。
      “孩子,快给公子磕头!”
      女童向郭子涛跪下磕头,口中道:“多谢公子!”
      “快起来!快起来!”
      两人实在是又脏又臭,郭子涛有心扶却不愿动手,对王聪儿道:“快扶他们起来。”
      两人起来后,郭子涛对他们道:“你们多久没吃了?”
      那男子说,已经两天没吃了。
      可以看出来,两人的确很虚弱。
      两人牵着马,找了小摊贩,要了两碗粥。
      两人在简易的椅子坐下,大吃起来。
      这只是简单的菜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美味佳肴。
      王聪儿问道:“公子,为何不给他们吃米饭?”
      郭子涛道:“他们饿了这么久,不宜大量吃食物,防止‘撑死。要是长期饿肚子,有了吃的,最好先吃粥,吃半饱,隔一两个时辰再吃半饱,两三天后逐步正常进食。”
      对于久饿突然吃很饱撑死,医学上称为“再喂养综合症”。
      王聪儿似懂非懂,公子说了这样,应当有他的道理。
      父女两人很快把一碗粥吃完,女儿感到只有半饱,男子感到只有三成饱。
      能够吃上一碗粥,两人的体力已恢复了不少。
      随后,两人坐在马车上。
      王聪儿驾车、郭子涛骑马,一齐离开了县城。
      路途上,郭子涛跟父女俩交谈着,进一步了解情况。
      那名叫张翠方,三十一岁,祖上世代都是从事火药方面,他说在明朝时,祖上曾经给明朝官府做过火器,满清入关后,好几代一直都做鞭炮烟火方面的事儿。

第12章 新安城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