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朱由检已经回到了皇宫。
这一仗,打的痛快无比不说,还给他大明赢得了足够的时间。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火器,各种新式的火器简直就是威力绝伦。
朱由检明白,这火器就是他大明的定海神针。
只要他朱由检能把大力的发展火器,并牢牢的火器握在手里,那他完全就无惧任何人!
他不是穷么,那就把东林党悉数抄家。
从这些个蛀虫窝里搜出来的真金白银定然不少,这全部都用来发展火器。
以后,再慢慢的提高军士的待遇,并进行相关的军事改革。
因为朱由检知道,时代不一样了。
以前那种作战方式行不通了,相关的军事改革也势在必行。
还有,朝堂之上那些溜须拍马等无能之人也要及时清理。
有志之士也要提拔重用,尤其是黄得功这样的猛人!
还有一点,那就是那些眼里只有钱,一点国家都没有的商人。
赵司说的每一句话他朱由检都记得清清楚楚,事关大明生死,容不得他半点马虎。
至于哪些人才是,他朱由检会想不到辨别的办法?
最后就是赵司说的,要大大的提高工匠的地位。
工部要独立出来,匠人也要重新定义!
总而言之就是赵司口中的那一句话,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还有一点,那就是通过这一仗,朱由检不仅收获了民心,还树立起了绝对的威望。
和他一起作战的上千火炮兵。
与他一起冲锋三大营的上万人。
黄得功带领的昌平城的三万防御部队。
这几万人,相当于就是朱由检的班底。
在这个冷兵器为主力的时代,他朱由检手握的这数万部队足以碾压一切。
最后,朱由检更是天天往工部跑,天天和毕懋康窝在小房间里不知道干什么,每次朱由检出来之后都留下满脸呆滞的毕懋康,然后毕懋康就和发了疯一样的开始各种试验。
随着各种损耗的火器的生产,各式新式火器的研发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王承恩依旧侍奉在朱由检身边。
张三和张伟早已经带着无数的锦衣卫下了江南,那里是东林党以及那些商人的老巢。
朱由检:
“@朱元璋,@朱棣”
“不孝子孙朱由检,拜见太祖,拜见永乐爷!”
朕淦!
朱元璋看群聊消息的时候顿时就呆住了,这不像是个报喜的样子啊!
朱元璋:“完了?”
朱由检:“完了!”
额滴个亲娘嘞,我的大召唤术啊,没了!
我的悉心指导啊,白费了!
朱元璋颓然无比。
也罢!
朱元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每个王朝的灭亡都是积重难返,单靠一个人的努力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朱元璋:“哎…”
朱棣:“哎…”
太祖和永乐爷这是干嘛?
他们为什么要叹气?
我去,他们绝对是误会了!
朱由检:“太祖,你听我说…”
朱元璋:
“别说了,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没关系的,这都是天要亡我大明而已!”
“@赵司,你这火器,不行啊!”
朱由检猛然就想起了城墙的炮火纷飞。
更想起了清狗们的哭爹喊娘。
这场战斗,他们的伤亡仅有数百人。
而战果,却是全歼了敌方的满编五万人。
第142章 幸不辱命,以你为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