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原来,陛下一直都把他挂在心上的。
难道这就是陛下的良苦用心吗,自己之前还心有怨气来着。
原来是自己看不穿,原来是自己格局小了啊!
“有,都有,有很多!”
朱由检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就算之前赵司在群里说了很多。
可是,在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之前他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赵司查的是资料,相隔那么久,谁又能保证事情不会出现什么偏差。
万幸!
毕懋康在这里,赵司口中的那一切,这里也都有!
“微臣每研制成功一种东西,就会先做一批。”
“然后在研究下一种东西的时候也会继续做以从中寻找灵感。”
“这些年,日积月累的,这些东西现在都攒了不少!”
“陛下,您随我来……”
经过一阵左拐右拐,朱由检站到了几间房门紧闭的库房门前。
当毕懋康将房门悉数打开之后,朱由检彻底的傻眼了!
朱由检傻了,毕懋康的兴奋劲儿那可上来了!
“陛下,陛下,您看这个……”
“这个就是您说的地雷,我把他的引爆方式进行了改良,只要一踩到上面…嘿嘿……”
“还有,我还用铁皮碎屑进行了填充,只要这玩意一爆炸,那绝对就是漫天花雨!”
“对了对了,这个是开花弹,也是改良之后的,效果是这样的……”
“这个是火龙,这个是万人敌,这个是集束火箭……”
随着毕懋康的解说,朱由检感觉自己血都沸腾起来了!
就这些东西,绝对可以昌平城外的鞑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只是,这些好东西之前的自己怎么就不知道,怎么就没有引起重视呢!
“对了,陛下!”
“咱们的火器不是经常炸膛么?”
“正好我刚刚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我觉得我可以试着在铳管内壁刻上一条条的线。”
“这样不仅可以在火药爆炸的时候释放那部分引起炸膛的力量。”
“在微臣看来,要是这个刻线的方式足够精妙,甚至可以提升火器的射程和杀伤力!”
“陛下,您意下如何?”
啥玩意?
在铳管刻线?
这是什么操作!
隔行如隔山,朱由检怎么能听懂毕懋康的侃侃而谈。
自己听不懂,那这里不是有人么?
朱由检:
“@赵司,我已经找到毕懋康了!”
“这里的东西就是就和小山堆似的!”
“只是现在毕懋康提出了一个在铳管刻线,这我哪儿整得明白啊!”
“我就是想问问你,这事儿它能行吗?”
我靠!
朱由检刚一说完,赵司就傻了!
这特么不是膛线么?
华夏儿女,就是这么流弊!
膛线,又名来复线,又称风车线。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膛线就是枪管的灵魂。
虽然在15世纪就有使用膛线的纪录,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直到19世纪才得以普及。
但是由于之前使用的是弹丸,士兵往往需要用锤子敲击送弹棍才能将弹丸装进枪膛。
所以,有膛线的枪管虽然被发明了出来,但它一直都是一个鸡肋。
直到在十九世纪米涅弹的发明才改变了这种现状。
对啊!
卧槽!
看到这些资料,赵司猛然惊醒!
燧发枪都给了,那自己何不把这种子弹的制作方式也告诉朱由检!
有毕懋康这样一个大神在,还怕他整不出来?
要是真让毕懋康整出来了,那大明的火器,那可就真的无敌了!
燧发枪与米涅弹的组合。
最简单最直观的一点,那就是有效杀伤距离将从一百米左右提升到四百米以上。
说干就干!
赵司:
“@朱由检,你把之前我给你的燧发枪的相关资料都给毕懋康。”
“其他的也给,全部都给。”
“还有我发给你的这个,也给他……”
“哈哈哈,这要是能成,大明就起飞了啊!”
朱由检:“好!”
第132章 锋刀已起,铳管刻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