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燧发枪,什么简易地雷,什么大炮霰弹开花弹……都是一些以古代的工业水平能造出来的东西。
就算他们暂时造不出来,有赵司这么一个bug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尤其是朱由检,他已经激动的满脸通红,原本快走的崇祯立刻就开始跑了起来。
朱由检已经暗下决心,他必须要把工部翻个底朝天。
看看还有多少被遗弃在角落的好东西。
对于此刻的朱由检来说,君子那玩意儿都先一边呆着去吧!
以德服人?
我的大炮,那就是德!
赵司:
“@朱由检,这些东西都是解决燃眉之急的!”
“先把来犯之敌击退,然后就举国之力发展火器。”
朱由检:”好!”
刚一答应赵司,朱由检忽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光顾着激动了!
赵司口中说的这些东西,他认不全啊!
火器大炮还好说。
什么地雷,什么霰弹开花弹,他是一点也不懂的!
“@赵司,那啥,现在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赵司:“不认识那些东西?”
其实对于这一点,赵司也已经想到了。
并给朱由检想好了处理办法。
“没关系,你去工部找一个叫毕懋康的人!”
“有他帮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朱由检:“他这么厉害?”
朱由检都有些吃惊。
毕懋康,他知道这个人。
这可是他当年的兵部右侍郎。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毕懋康居然会成为赵司口中的关键人物。
毕懋康这个人,在明史里面真的不怎么出名。
毕懋康,万历二十六年进士,遭宦官魏忠贤排挤、御史王际逵弹劾。
起起落落之后,醉心于火器研究,不论政事。
他在1635年刊印的《军器图说》首次介绍了燧发枪(书中称为自生火铳)。
刊印,这是真正研发成功之后才能做的事情,而且这是独立研发成功了的。
西方马汉,名垂青史!
我们的毕懋康却鲜为人知!
然而让人唏嘘的是,这本书在乾隆四十六年被禁毁,直到道光年间开放书禁才再版出书。
赵司:
“很厉害!”
“只要你把我的那些资料给他看,他肯定能看懂,甚至还能做到举一反三。”
“只要能渡过这波危机,在他的带领之下努力发展火器。”
“大明,绝对可以屹立于世界之巅!”
世界之巅?
干了!
朱由检也是看过世界地图的人!
一个赵司口中被历史记录的时候亡国之君,一个自缢煤山的只有一名太监陪伴左右的末代君王。
现在,这么一个让大明屹立在世界顶峰的机会就赤裸裸的摆在他的面前。
岂有不干之理!
“承恩,快点,再快点!”
“我们去找毕懋康!”
朱由检抬步就要开冲,这可苦了身后的王承恩!
陛下这到底怎么回事?
自此刚才发过光之后就如同变了一个人。
工部这地方,他以前可是不回来的啊!
现在怎么这么急?
“陛下,且慢!”
嗯?
这家伙从哪冒出来的?
看着气喘如牛,猛然出现在自己身前的人影,朱由检愣住了。
钱谦益,这货想要干嘛!
钱谦益是明万历三十八年的探花,后来成了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大明亡国之后,钱谦益又依附于南明弘光政权,为礼部尚书。
再后来降清,为礼部侍郎。
(还有一点,兴许是大家有兴趣的,钱谦益的继室夫人柳如是)
“使不得啊,陛下,使不得!”
看着钱谦益的模样,朱由检又是恶心又是疑惑。
这家伙到底要干嘛?
“陛下急诏三大营,所谓何事啊!”
这么大的军事调动,钱谦益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皇宫。
好不容易追上的朱由检,钱谦益终于忍不住出了声。
直到这时候朱由检才发现身后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吊了一串长长的尾巴。
细看一下,居然都是东林党!
听到钱谦益的话,朱由检皱了皱眉,身上的杀气隐而不发。
“钱侍郎这是在……质问朕?”
“微臣冤枉啊!”
嘴里叫着冤枉,可钱谦益面色却没有丝毫的变化。
甚至,连向崇祯行礼的意图都没有。
“陛下私召三大营,这已经不合规矩了……”
呵!
朱由检冷笑一声!
或许之前的他还会被身旁的这阵势吓到,可现在……
“钱侍郎!”
“朕想问一下!”
“你说的规矩,是谁定下的规矩?”
“是太祖,还是永乐爷,是朕,亦或是……你?”
唰!
听到朱由检的话,钱谦益噌噌噌的后退了好几部。
怎么回事!
这是崇祯?
看到朱由检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一股不详的预感开始在他心间滋生…
第127章 我的大炮,那就是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