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刘邦,你太急了!”
刘邦本来还想?N瑟两句,可他看着嬴政的话,再回忆着赵司平时的德行。
这一刻,刘邦只觉得菊花都紧了几分。
赵匡胤:
“@刘邦,没事的!”
“我顶你!”
“@赵司,继续说吧!”
赵司:
“李纲上位之后,为赵构提出“十议”,积极组织抗金!”
“因为前朝官员被俘,又把前些年间被流放的官员悉数召回。”
“弄死了以张邦昌为首的一批对金国疯狂跪舔的官员。”
“推荐坚决抗战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
“接着又颁布新的军规,着手整顿军政。”
“不止如此,还召集各地的义军协助防守,并多次击败金国的军队。”
杀得好!!!
看到赵司说那些疯狂迎合金国的家伙被整死,赵匡胤心里的郁气都感觉消散了一些。
这种人不杀,难道留着过年?
好起来了,一切都好起来了,终于好起来了!
看到这里,赵匡胤都有些眼眶泛红。
这些人终于知道军事的重要性。
联合地方抗金势力,这样上下一心,焉有不胜之理。
结果也很明显,取得了多次战争的胜利!
这一看,把心提起来的刘邦也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多虑了。
就这局面,绝逼就是逆风翻盘的前奏!
刘邦:“@嬴政,o(`ヘ′)o,哼哼哼,怎!么!样!”
嬴政:“难说啊……”
刘邦:
“你!”
“行行行!”
“我看你一会儿还怎么狡辩!”
“赵司,继续讲!”
赵司:“张邦昌是金国扶持的傀儡,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养的家犬。”
“以这个为借口,金军再次举兵再次攻宋。”
来!
来吧!
战个痛快!
赵匡胤血液再次沸腾了起来!
他还就不信了,这样军民一心的宋国还打不过那群野蛮的家伙。
叮!
赵匡胤脑中一声脆响,念头乍现,一发不可收。
难道真如刘邦所言。
战争的转折点,就这么来了?
赵司:
“朝中大臣黄潜善,汪伯彦怂了,合计之后联名上书。”
“皇上啊,你看他们又来了,我们肯定打不过的,你想想徽钦二宗,你想想太后,你再想想皇后。”
“啊呸呸,不是,我们的意思是说那个被掳走的人,那叫一个惨啊!”
“试想一下,如果皇上您也被他们抓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呐!”
“所以,趁他们还没来,我们赶紧跑路吧!”
草!
垃圾!
怂比!
赵匡胤怒了!
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两个道貌岸然的臣子形象,躬着身体舔着脸,不停的劝说着皇帝。
虽然一副为皇帝着想的样子,但那绝对就是贪生怕死的完美诠释。
就这样的人,必须砍了他!
战争前夕,扰乱帝心,扰乱军心,就算砍他一万次都不足以泄愤。
 
第112章 那一声笑,凄戚又悲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