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不容易有点念想,结果人还没了,这下还怎么玩。
      李世民:“时也,命也!”
      刘彻:“哎,老赵太惨了!”
      朱元璋:“@赵匡胤,别灰心,还有机会!”
      朱棣:“@朱元璋,老爹你这话……”
      看到群友的话,赵匡胤并不觉得还有什么希望。
      在那个背景之下,他并不认为他的大宋还能有什么起色。
      说白了,在经过了这一轮又一轮的打击之后,他失望了!
      赵匡胤:“多谢各位!”
      “@赵司,继续吧。”
      “群友连亡国都能接受,我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李世民:?
      刘彻:?
      这话听着咋那么别扭呢?
      老赵这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
      他自己淋了雨,结果把我们的伞也撕了?
      赵匡胤放缓了心态,至于为何要让赵司继续,在他看来就是要有始有终。
      而且,赵匡胤心中还有那么一点点念想。
      身为开国皇帝,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希望后世皇帝能争气的。
      而且在他看来,这已经出了哲宗这么一个看的过去的皇帝,这后来者再怎么的多多少少也会继承一点这个哲宗的遗志吧!
      万一运气好一点,后面的这皇帝一改常态,那他的大宋还是有可能好起来的。
      赵司:
      “哲宗崩,徽宗立!”
      “宋徽宗赵佶,书画家。”
      “自创瘦金体,花鸟画成“院体”。”
      “是华夏历史上少有的艺术型皇帝。”
      卧槽?
      书画家?
      艺术型皇帝?
      赵匡胤原本还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向往之中,看到赵司的这番描述,赵匡胤受惊了。
      皇帝有爱好,艺术造诣高,这完全没有问题。
      只是,如果是在特殊时期,这就是大问题了!
      他的大宋,很明显就是一直都处于特殊时期。
      朱棣:“@朱元璋,老爹,你说有没有可能,之前赵司说的我们后面的那些皇帝,是学这个徽宗的啊!”
      朱元璋:“@朱棣,住口!”
      朱棣:“@朱元璋,老爹别急,我说的是那几个搞艺术的!”
      朱元璋:“@朱棣,那也不行,不吉利!”
      赵匡胤:???
      这怎么就不吉利了?
      嘶…难道…
      说到宋徽宗,上任之前他其实是一个闲散王爷,得到这个皇位也实属运气使然。
      上任之后,朝政已经尽数落入朝中官员之手,即便是有心治国,那也只能是无力。
      从赵佶继位之初的那些表现来看,他在一开始兴许也是有一些想法的。
      比如下诏把遭到章淳迫害的老宰相范纯仁召回京城(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儿子),比如下诏把苏轼也调回了京城(回京的路上病故)。
      后来宋徽宗发现怎么挣扎也没有用,干脆也就不管了,放权给蔡京等人之后便一心享乐。
      先后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
      而且他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经年累月,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宋朝的内耗更加严重。
      赵匡胤:
      “@赵司,这个赵佶…难道把我的大宋…玩没了?”
      “我的大宋,是不是,让辽国给灭了?”
      思来想去,赵匡胤还是没有忍住。
      如果真如他所想,那他大宋的国祚是不是也太短了一点。
      可再一回头想想大宋所处的形势,想想那些皇帝的做为,再想想那个什么破祖宗家法,赵匡胤只能叹气。
      赵司:
      “没有啊!”
      “恰恰相反,辽国在宋国和金国的夹击之下被灭了!”
      哗…赵司此话一出,除了大宋之后的那些人,所有的群友都蒙了!
  

第108章 第三步,灭辽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