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排行老二,赵光义排行老三,还有老四魏王赵廷美。
另外他还有4个儿子,虽然长子和三子都早亡,可现在二儿子燕王赵德昭,四儿子秦王赵德芳还活得好好的。
赵匡胤算了算时间,到他死的那个时候赵德昭有26岁,赵德芳也有18岁。
如果按照礼制,继承皇位的应该是赵德昭才对。
赵司:“@赵匡胤,您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情?”
看到赵司的反问,赵匡胤有些懵!
难道赵司刚才已经说过了?
赵匡胤:“没有吧!”
赵司:“金匮之盟?”
赵匡胤:“那是什么东西?”
诶,这下轮到赵司懵逼了,这不对劲吧!
赵匡胤会不知道金匮之盟?
我去,差点把这个忘了,赵司立马的反应了过来。
这个名字是我们后面的人起的名,或许在赵匡胤那个时候,这件事还真没有什么特殊的名字。
赵司:“《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太后病重,您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
“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先是召宰相赵普入宫,等赵普到了之后太后便举周公治天下为例,让您在死后传位于赵光义。”
“您哇哇哭着不停的点头答应!”
“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让他也要记住,并不得违背!”
“赵普在床前把这件事写成了誓书藏在金匮里,并命宫里小心谨慎之人掌之。”
建隆二年?
看到赵司说的这句话,赵匡胤不自觉的陷入了回忆。
那不是他黄袍加身的第二年吗?
呼…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赵匡胤转头看向了一直在跟前面带笑容,满脸期待的看着自己的弟弟。
“廷宜啊,你想当皇帝吗?”
嘎…
赵光义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恐惧。
当皇帝,谁不想!
但是当这句话从当朝皇帝口中问出来的时候,那就就不是想法了,那就是罪过!
虽然是亲兄弟,但有时候,这种亲情在帝位面前算个球啊!
你看看人家李世民,那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例子。
或许此时的赵光义的确还没有这样的想法,又或许有,谁知道呢!
可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赵光义依旧被吓得膝盖一软。
“咳,咳咳,皇兄!”
“怎么可能呢,这皇位你做的好好的!”
“而且,我也没这个能力啊!”
平天下,这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赵匡胤自认自己做的还算不错。
而且,赵司话里的潜台词也已经很明显了,在他死后继位的的的确确就是眼前这个看似没什么能力的弟弟。
木已成舟,赵匡胤顿时语断!
那么,对于这个弟弟上位之后的事情,赵匡胤又极度的好奇起来。
在治国之策上面,他已经做出了太多的改变。
而且作为开国帝王,他做的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将来的计划做准备。
他希望这个弟弟能懂!
他更希望这个弟弟不要让他失望!
赵匡胤:“@赵司,我这个弟弟,治国如何?”
第98章 金匮之盟,木已成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