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萌芽!”
前中期?
朱棣就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瞬间就抓住了重点。
虽然赵司说不是他们父子俩的锅,但保不齐是他俩的后代啊。
毕竟战神这玩意都出来了,再出个什么衰神,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到了中后期,领导者有一定的原因,毕竟自那个时候起,海运,相关贸易已经开始受到了限制。”
“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还在亦步亦趋,可别人已经跑起来了。”
“明朝中后期,他们开始了文艺复兴,开始了大航海。”
“他们的大航海,和明朝郑和的大航海不是一个性质。”
“郑和大航海,旨在探明路线,更多的是交流。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占领,是掠夺,是垄断!”
“就这样,他们的资本开始大量飞速的累积起来……”
郑和?
这不是他的人吗?
朱棣愣了一下!
的确,自看到慈禧的事情后,朱棣已经做出了扎根列强的安排,也打算派郑和开始探明海上的路线。
只是,难道是他错失了良机?
幸好还没开始!
只是,这单纯探明路线的策略,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西方在发展,北方的毛熊也没有落下,而我们,依旧在原地踏步……”
“慢慢的,我们就被他们赶上了!”
“如你们所想,原处于世界之巅的我们,开始有了邻居。”
“作为天朝上国的世界中心,也开始逐渐偏移。”
“可是,那也只是赶上而已!”
“那时候的我们,依旧领先于世界!”
“单说造船技术,明朝绝对是遥遥领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数十艘宝船,一溜的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足以容纳上千人,这是同期的西方人望尘莫及的!”
“哪怕是后期,甚至是崇祯亡国之时,我们依旧是可以和西方扳手腕的!”
“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完全的闭关锁国,我们还和西方保持着频繁的交流,各种先进思想的书籍文献在不断的冲击着民众思想的同时还扩宽了民众的眼界,启迪着民众的思想!”
“如果,我说如果,明朝末年没有东林党、晋商对朝野的蚕食,如果没有那一场持续多年的天灾……”
“若是再给大明一点时间,那以我们华夏子民的聪慧,以我们的坚韧,难道我们还不能反超回去吗?!”
“只是可惜啊……这世界上哪儿来的那么多如果!”
赵司言辞之间的可惜,让群里的帝王们无不感同身受。
尤其是朱棣,更是惋惜不已!
明明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就那么多白白的错过了!
哪怕听闻大明亡国,朱棣的关注点依旧没有转移,依然在和西方的竞速上面。
因为朱棣看的明明白白,天灾人祸,他大明亡的不冤。
只是,这东林党人,这晋商……
如此看来的话,可就不仅仅亡了他大明的祸首!
还是断了华夏反超世界的机缘的罪臣!
朱棣暗下决心!
他的大明,绝对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第49章 世界之巅,乍现恶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