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但那是多少年后,经历过多大的风险才达到的高度?
      哪怕是刘邦,也不觉得自己失了帝位有何可惜。
      想到史书上记录自己夺得天下所经历的种种,他宁愿成为大秦一个可肆意玩耍的乐子人。
      甚至张良等人知晓了自己后面创造的成就,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项氏叔侄更是庆幸。
      幸好答应了归属大秦,否则即便大秦覆灭了,他们项氏也没落下好处。
      因此,现在能跟随着陛下和校长,第一批登上如此先进舰船参观,这些人愈加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吕姐姐,我好激动啊。”
      虞姬紧紧拉住吕稚的手,小声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船,实在太震撼了。”
      戚姬看看吕稚,低声道:“确实震撼,这可比在一个男人的宫里争宠有意思多了。”
      吕稚看她一眼笑了:“是啊,那么个糟老头子,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会稀罕他啊。”
      “可不是。”
      说到此,三人掩嘴低声笑了,“咱们学校多少年轻才俊,我都挑不过来,哪还会去求那么一人的宠爱?”
      “吕姐姐,听说你在学经商?”
      笑过之后,戚姬希冀的看向吕稚,“你可找到门路了?”
      吕稚低声回:“我向老师咨询了下,老师说,等我们考上大学后,会有专门的教授讲师教导我们。”
      “好期待呀。”
      虞姬眼里闪着光,“幸好这次小升初我也成功被录取了,否则我就要被两位姐姐甩下了。”
      “你如此优秀,不会被甩下的。”
      吕稚安抚,“对了虞姬妹妹,你不是喜欢舞蹈和音乐嘛,听说大学里会有专业的学院都这些。”
      “嗯,我也听老师说过。”
      虞姬红着脸低声笑,“听老师说,在校长他们那位时代,会歌舞的都被称为明星,受许多人喜爱,我也想当明星。”
      “对了戚姬妹妹,你呢?”
      吕稚和虞姬将视线落到戚姬身上,“你不是说要专门学律法嘛?”
      “嗯,我喜欢这个。”
      戚姬点头,“老师说大学会有律政学院,也有专业老师教相关知识。”
      “我还听说大秦律法研修编撰丞,已被校长聘任为律政学院荣誉院长了。”
      “嗯嗯嗯。”
      几人连连点头,“还有武成侯也被校长聘任为军事学院荣誉院长。”
      “还有还有,那位不知从哪来的黄石公,被聘任为道法学院荣誉院长。”
      “他们都好厉害的。”
      “我还听说,陛下身边的太医夏无且也被聘任为医学院荣誉院长。”
      旁边有人接了话,把吕稚三人吓了一跳,连忙顺着声音看过去。
      就见蒙栀正含笑看着她们,“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我将来要做个女将军,要像父亲他们一样,为大秦开疆拓土。”
      “哇,你好厉害。”
      三人眼冒星星看着蒙栀,“我们就没那个勇气去面对厮杀,只能在后面为你们搞好后勤了。”
      “校长和老师说过,无论在哪个岗位,只要不做危险华夏和大秦之事,都是值得夸赞的。”
      旁边又一人接了话。
      几人顺着声音看过去,随即忙见礼:“见过几位皇女。”
      原来三人说话间,身边不知不觉吸引了这么多人。
      “无需多礼。”
      六皇女赢玉嫚摆手,“在学校我们是校友,是同学,在大秦我们也是同龄人,无需那么多虚礼。”
      “礼不可废。”
      吕稚坚持,“毕竟现在不是在学校,你们又确实是陛下之女,我们理当见礼。”
      “是啊,我们毕竟是臣民,该有的礼节不能少。”
      “嗯嗯。”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玉嫚都有点招架不住。
      她只得强行转移话题:“行吧,咱们先不说这个,还是讨论讨论未来想做什么。”
      ……
      类似的对话,在丛林学校学生之间多处都在进行。
      他们一是庆幸自己没走老路,二是庆幸自己有机会见证大秦之变化。
      更有增能跟随着陛下和校长他们,见证大秦历史性的时刻。
      年轻人的理想和未来规划,无非就是那些。
      有喜欢从政的,有喜欢经商的,有想搞研究的,有喜玩乐的,各自都在丛林学校学习期间,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当然,年幼孩子们除外。
      毕竟对这些三五岁的稚子们来说,谈理想还太早了些。
      嬴政君臣和柳伊伊见此,满意的笑了。
      李信上前一步:“禀陛下,第一批跟随上舰的人已分出来,请您下旨。”
      “那便登舰。”
      嬴政也不犹豫,率先向舰船放下来的踏板上往舰船上走去,“小柳,你带上冯教授与朕一起走。”
      嬴政的命令下达后,柳伊伊便带着冯烜紧随其后,一同踏上了通往舰船的踏板。
      冯烜虽然身为学者,但步伐稳健,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与期待。
      他们身后,李信和一众将士们并未跟上,而是留在岸上维持秩序。
      等丛林学校学生及众四品以上大臣们陆续上去后,李信他们才依次跟上。

第152章 登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