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1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40-张居正篇[2/2页]

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萤火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所以也就有了前面张居正清丈土地的动作。
      针对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仅据部分清丈的结果,就增加了土地2.8亿亩,使不少地主隐瞒的土地缴了税。
      其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在实行一条鞭法以前是赋役分开——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
      但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将赋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
      其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可以说,一条鞭法实行以后,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这样看,这个‘一条鞭法的实行,确实使得丛弊为之一清,也使税赋趋向稳定。”
      “张居正的目的,最终也还是落到了财政上,嗯,中央财政……不就是国库上吗?”
      “国库确实是进行一切动作的基础,若是国库不充盈,什么都做不成、”
      在简单的谈论过后,加上一条条的扩充资料放出来,大家都提起精神,细细分析着其中的内容。
      “清丈土地,这不就是之前的内容吗?税收确实重要的国库收入,土地多了,税收也确实多了。”
      “张居正把赋役名目删繁就简,合为一则,确实简便不少,但其中也还是会有不少问题吧?”
      田赋制度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引起重大的连带动作,也不知道张居正能不能坚持下去。
      而除了扩充资料,旁边不断放出来的张居正改革前后的对比更是引人侧目。
      上面列举了税收制度、农业生产、中央集权等方面的成效,实在是好,也确实引得他们有些心动。
      不管做的好不好,当下的骂名是不会少的,但青史留名也是少不了的。
      而一旦做好了,后世更是会赞誉有加,君不见天女便对张居正推崇备至吗?
      【可以说,“—条鞭法”是华夏田赋制度史上继唐代两税法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后来清代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一条鞭法的运用和发展。】
      他们尚且还没有讨论出个细论来,便又是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词。
      “摊丁入亩?”
      “这是前面提到过的东西吧。”
      朱标也想起了曾经自己出现过的想法。
      张居正的这次改革,正好是居于“中间”位置吗?
      朱标的想法他并没有说出来,他的耳边也多是弟弟们对“一条鞭法”的各样看法。
      因为土地的重要性,以及父皇的表露出的意思,不管他们内心是如何想的,至少面上都是对“一条鞭法”的认可,更甚有对其进行推演。
      ——好东西,尤其是父皇认可的好东西,谁不想要拥有呢?谁不准就能得到父皇的看重呢?
      他们是不敢对太子大哥有什么想法,父皇也不会允许,但他们想要上进,这父皇总不会不同意吧?喜欢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请大家收藏:

第171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40-张居正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