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35-张居正篇[2/2页]

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萤火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简单的介绍过完了,我想大家对于张居正,不管是之前有没有了解的,现在应该都有一定的认识了吧?现在我们就走进这位大明第一首辅的人生,来看看他23岁入仕、48岁成首辅,他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蛰伏隐忍,才等到了自己的时代。
      对于他来说,权力是实现理想的工具,那么他的理想是什么呢?
      我们就跟随着他的人生履迹,看看他涉世而来,究竟看见了什么,又决定了什么——】
      【1525年,即嘉靖四年,张居正在荆州府江陵县的一位秀才的家里出生了。
      因为他的曾祖父做了一个“月亮入瓮、白龟浮现”的梦,于是其曾祖父信口给他取了个乳名“白圭”,希望他来日能够光宗耀祖。
      而这年纪小小的白圭也确实没有辜负曾祖父的期望,他自幼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白圭参加童试,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李士翱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也是在这一年,居正做了补府学生。
      一年后,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原因是他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
      三年后,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张居正:“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伊尹”和“颜渊”是顾璘对张居正的期望——既希望他能建功立业,又能有高深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德。
      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
      张居正看着天女缓缓述说着自己曾经的经历,忽然觉得有几分空茫。
      他的人生,也不过是史书上的几页、或是几笔,现在天女说的,是他的过去,当她说起他的未来时,他又能怎么做呢?抄未来的自己的答案吗?
      不,这是不可能的。他知道自己想要的做的事情,一定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他想要做成也一定会扫除很多人带来的阻碍,现在的“那些人”,还有他自己,可不是后面的情况。
      这次的改革,真的会如他所想,一步步进行下去吗?
      他的阻碍是可以轻而易举看见的,那他的助力,会有吗?需要吗?
      张居正扪心自问,没有理会其他大人们或明显、或隐晦看向自己的目光。
      而这边的张居正陷入了自己的思索,其他时空的人也在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权力是实现理想的工具?还真是会夸人。”话是这样说着,但朱元璋脸上的神色并没有什么大的波动。
      对于他来说,张居正掌握的权力太大了,哪怕天女话里话外说的都是张居正一心为大明朝,但他的心底依旧有着疑虑。
      ——真的会有这样无私的人吗?
      朱标对他父皇的疑心都已经习惯了,
      朱标对他父皇的疑心都已经习惯了,他轻声劝道:“父皇,且看下去吧。”
      朱元璋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对于朱标来说,看着自家朝代的未来,是很新奇的一种体验,不同于之前获知的都是以前的“历史”,这可是“未来”啊!怎么可能不全神贯注!
      而且天女现在介绍的这位“张居正”,其中包含的内容很是丰富,也正好给现在初定的大明江山做个参考。
      不管是里面提到的人名,还是其他边边角角透露出来的内容,无一不引发他的好奇和兴趣。
      就连引发父皇不悦的“内阁”和“首辅”等制度,他也是好奇和想要了解的。
      ——能够延续的制度,不一定是十全十美,但一定有着它的过人之处;以及能够被天女夸赞的内容,不一定会改变什么,但也一定会带来好处。
      前者如这个“首辅”制度,后者如张居正的“改革”。
      而此时天幕之上,天女也已经讲到了“张居正”初入仕途后的种种情形。
      【那么,庶吉士是做什么的呢?
      明朝的庶吉士被选中后,首先要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期间由翰林学士教以诗、赋、书、画及经史之业。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治国理政的能力。
      然后学习期满后,庶吉士会被授予官职,正式成为朝廷的官员。简单来说,庶吉士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朝廷培养未来的高级官员。
      可以说,许多明朝的着名官员和学者都曾是庶吉士,如解缙、李东阳等,当然也包括了现在在介绍的张居正。】
      【张居正在入选庶吉士时,教习中便有内阁重臣徐阶。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朝章国故,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两人是有着师生情谊在的。
      那么这里提到的内阁又是什么呢?
      ——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而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其职能其实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秘书厅”,其中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

第166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35-张居正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