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面镜子,说此镜乃是祖父年轻时,故交清风真人所赠,内蕴元气,能推演将来之事,可使九次。祖父用了三次,父亲也用了三次,剩余三次交给封宇,逢要事难以决断时,可将手掌抚在镜子正反面,心里想着某种选择,便会有相应情景浮现。此镜又名因果鉴。
封宇铭记于心。
春去秋来,晃眼,封宇游历已有三载,最后觅到一个钟灵毓秀的山村,打算在此长住,将收集的素材整理成册。
经村民允许,封宇购得村外木筑数间,薄田数亩。一边事农,一边著书,倒也自在。
一日上山砍柴,归来途中,忽见一支人马冲入村子,封宇所处位置,恰能看得清楚,这群人挨家挨户搜刮,将新收粮食洗劫一番,然后驮于马上,村民人数多远土匪,却没有人敢反抗,全都乖乖就范,还有些主动交出粮食的。土匪抢足抢够了,离开村子。
路过封宇的住所,见院门上锁,大抵是抢得足够多了,贼首只是瞧了一眼,未加理会。
这队人马朝山道驰来,方向竟是封宇这边。
封宇躲避不及,山贼也瞧见了他。
怎么办?封宇情急之中,突然忆起那面小铜镜,自从父亲交给他后,白天总是捎在身上,以示不忘教诲。连忙掏出,两手掌夹住铜镜,忽然,日月交替,再睁开眼,瞧得村民们怒气冲冲地瞪着自己,拎着撅头,铁锹,耙子,粪叉。
再环顾四周,封宇发现自己正在自家院子,心忖道:“这定然是铜镜推演的情景了。”心里便不害怕。
一个老汉詈骂封宇,说山贼把村子都抢了,为什么独独放了你一个,你是不是跟山贼一伙的?
一声令下,村民们把封宇的屋子里里外外砸了个遍。
封宇哪里拦得住。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也学着大人,扛着锄头来,发现该砸的都砸了,颇为失望,见到狼狈不堪的封宇,眼睛一亮,抡锄就打。
封宇哎呀一声,眼前一黑,再度睁眼,又回到了推算前的时辰。土匪们骑着马,不足十息功夫,已到跟前,然后就这么过去了。
封宇呆了呆,躬身叫道:“各位好汉,请留步,辛苦一下,求你们把我家也抢了吧。”居高临下,指了指山脚下自己的房屋。
贼首闻言,一愣,笑道:“你这孩子,白白净净的,看样子读过几年书,读傻了不成?我们都放过你了,为何还求我们?”
封宇无奈道:“诸位抢了所有村民,独独放我一人,有道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你们走后,村民心里定然不快,随意寻个不是,我就遭殃了,损失远远大于丢失口粮。”
贼首上下打量封宇,赞道:“这孩子,竟能看到这一点。”唤来一手下,吩咐两句,那人拨马回去,驰至封宇屋前,劈开院锁,装了一袋粮食出来,又策马归队。
封宇一揖到底,贼首哈哈大笑:“有趣有趣,众儿郎听令,以后这六丁村,我们就不抢了。”
第351章 无人满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