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城里的雪并没有什么影响市容的威胁,待到徐若薇起床的时候,已经看到了窗外茫茫一片白的景色。
穿好衣服,去吃早饭。
少女看着窗外大雪,突然想起来,每年,每一次到这个时候,爷爷都会重复一遍那个故事。
“小若薇,你可晓得,你太爷爷当年,就是这个时候过的鸭绿江!”
“那之前啊,街坊里总是有人传什么在朝鲜打了败仗,美国鬼子要打进东北了。”
老人的脸上表情丰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
“你太奶奶就是不信,结果你猜怎么着,那美国什么的麦克阿瑟,给老老实实地赶下海咯,滚回东京去过他的圣诞节了。”
“你爷爷那时候还小,不懂事,只晓得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街大喊,玩些游戏,直到大了,我才明白你太奶奶当时为什么会哭啊。”
“这些事,爷爷知道你听着烦,但我还是要一遍一遍和你说,我知道你读书读的好,这些事你可能比爷爷都清楚,但我要你记住,你太爷爷是吃着炒面裹着朝鲜的雪打鬼子的,你以后无论怎样,都不能忘了这些!知道吗!”
“你太爷爷那一辈人,用命,让我们站起来,挺直了腰杆子,我们,不能跪下去,懂吗!”
老人家的话简单易懂,被岁月洗礼的面孔苍老却富有精神。
从小听到大的故事,只有这个,徐若薇从没觉得腻过。
可是现在却再也听不到了。
白泽看了看少女,突然递过去一杯温开水。
老旧的搪瓷水杯上,有着那个时代的印子,红色的天安门图案。
简简单单几个繁体字,献给最可爱的人。
少女惊诧地看着白泽。
“你......”
“我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嘛......你想听这个故事,我也能讲的......就是不要叫我爷爷了.....”
徐若薇擦擦眼角,清脆的声音带着颤动。
“谢谢你,白哥哥。”
少年一脸无所谓,表示一般一般,我这个老好人就是这样的。
只是拿着筷子的手一直抖个不停,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吃过早饭,白泽便送着徐若薇去学校。
路边的积雪还是让汽车的出行有点受阻,所以白泽踏自行车的速度就很快了,他车技还是稳的,不怕打滑。
身后的少女斜坐着。
看着漫天飞雪,轻轻唱起了儿时母亲教自己的第一首歌。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白泽送着她到校门口,挥挥手,便离开了。
.................................................
今天的早自习已经取消了,几个要去秋游的班级,已经在班长和班主任的组织下排好了队。
二班的班长是陈莉,嗓门大嘛,又向来关心同学,不是她还能有谁。
在校长的演讲声中,一些学生差点在寒风中睡着,所讲的也不过是些假大空的道理,强调一些纪律问题,一切行动听指挥之类的。
说是这么说,结果到地方之后就是教导主任命令班主任,然后班主任把任务下发给班长,结果反倒变成学生自己管纪律.....
众人洋洋洒洒地在雪地里登上大巴,徐若薇观察了一会,整装待发的不止自己一个,好多同学也都是大包小包,以前倒是不会这样,因为学校会准备好露营的帐篷,只需要自己带被子就行。
一行人排队上车,待到徐若薇上去的时候,这才发现前面没位子了。
班上女生多,之前多半商量好,一个人上来先占一个位置,这样另一个就相当于也被占了。
看了下,实在没有空位置,徐若薇只能一个人去坐后排了,而后排,基本上都是男生多一些。
这到了男生那边可就是进了另一个世界了,什么敌军还有30秒到达战场,什么跳哪里,98k八倍镜,刷视频,看直播,实在是热闹。
但或许是都看到了她过来,几个最放肆地也稍微收敛了一点,尤其是某个看女主播的,连忙戴上了耳机,把身子缩起来。
“你吃晕车药吗?”
“不用了,谢谢。”
礼貌地谢绝几个周围男生的好意,徐若薇半躺在椅子上,微微闭眼,偷偷用纳气诀来养神。
身旁被包起来的汉剑也散发出阵阵热气。
听到了一句骂声,想必是小李老师上来了,周围的嘈杂这才小了点。
大巴很快发动,几辆车一起,穿过城市的高楼大厦,路过乡村的阡陌田野,雪景也在不断变化,好多女生都拿起了手机在拍照。
汽车行驶的时间漫长且无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很枯燥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
但对于徐若薇来说,这几个小时却是像短短过去几分钟一样,好像上一秒还是城市,下一秒再睁眼时就是此起彼伏的针叶树,上面带着雪,远处更是一片白色的美丽国度。
再微微晃神之后,少女这才发现不经意间已经靠到了身边男生的肩膀上,连忙起身,发现他也睡着了,这才松口气。
建宁所在的荆南省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多山丘,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所以放眼望去到处是都是山,看上去不高,但实际上海拔都不低于400米呢。
学校这次要去的南山是开发过的山,有很多处空旷的平缓的山坡,适合野外集体露营。
而在这南山的山顶,正好可以向北望到著名的八百里洞庭湖,也是华夏第一大的淡水湖。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孟浩然所写的云梦泽,指的就是洞庭湖了。
不过古时候这里可不是好地方,中原经常说南蛮,讲的也就是这里咯,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在这里的大诗人通常都是给贬过来的。
不过一码归一码,要不是被贬谪,那些诗人也不好搞文学创作嘛,你没看到雨果不也是破败后作品才越写越好吗?苏大学士不也是官越做越低,诗词越写越好?
说到洞庭湖,这里最出名的历史就是钟相和杨幺的农民起义了,老水匪了,杀官造反寻常事,倒也和水泊梁山的时间没隔多久,而且规模更大更久,持续了好几年呢,差点成了压死南宋小朝廷的那一坨稻草。
这也能变相说明此地的地形特别适合造反打游击,山水相依,官军很难来剿灭,所以想着那钟相和杨幺也算是一时枭雄了。
只可惜,过来剿灭他们的那个男人。
叫岳飞。
第三十章 秋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