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猪油,花小鱼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那个不大的陶瓷罐子里有一层层白白的,像雪糕一样的黏黏的油层。
花小鱼上学那年,花爸爸被村里超生队带去做了结育手术。
花小鱼读书的地方在花爷爷家的正后面的学堂。
那个学堂只教一到二年级的学生,老师们都有很重的乡村土音。
老师教的wòwǒ不分,老师也是村里有长辈是教书的,刚好孩子认识字,就让他们接替自己位置当个老师,就是家传的。
花小鱼实在是个不怎么聪明的孩子,她读书笨笨的,好多同学都及格,只有她,老是不及格。
花小鱼这个笨小孩,和别人吵架吵不过人家,打架的时候,人家又跑到男生厕所去。
她只能在回家的路上边的房子那里写上骂人家的字,还经常写得不对。
花奶奶不知道是不是经常和借房子给花小鱼家的女主人抱怨说花爸爸他们不孝,有了媳妇忘了当娘的,后来在花小鱼第一个个学期还没有读完的时候,人家就不愿意再把房子借给了花小鱼家住了。
花爸爸只能回到老宅这边,当年分家的时候,把宅基地也分了。花爸爸借了好多人的钱,才勉强起了红砖房,虽然只有一个大厅和一个房间,至少不用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了。
花小鱼还是挺开心的,总算不用搬家了,花小鱼总是没有安全感,因为从她有记忆开始,她们就是没有家的人,她们只有爸爸妈妈和妹妹弟弟。
花小鱼的大伯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医不了,已经去逝了。
大伯娘没有留在花家,她也改嫁去了其他的地方,他们夫妻两捡回来的那个小女孩给了花爷爷和花奶奶带了。
小女孩用的名字,还是花小鱼以前被爷爷奶奶带的时候办的户口本上的名字,那时候的人们为了避免超生罚款,大多数都把家里的小孩的岁数往大了报。
所以上户口本的时候岁数是比实际的要大一些,好多人家的小孩都是这样的。
第四章 又搬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