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1章 :节目接地气(三更)[2/2页]

栖魂 笑波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哎咳哟嗬呀儿伊儿哟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第二个登台的曲目是著名大调曲艺术家黎娥与另外四个古典器乐演奏家一起合作的节目《谁不说俺冶州好》:“弹三弦,抓古筝,听我唱唱冶州城。冶州市荣获有优秀旅游城,山山水水展新容,冶州市荣获国家园林城。花更鲜草更青,冶州市荣获国家楹联城。民俗文化更辉宏,旅游城有名声,金灿灿亮晶晶,恰似那秋盈满天星……”
      第三个登台的是冶州师院艺术学院的老师们刚刚编排的丰收节新舞蹈《庆丰年》。整个舞台画面古朴大方,男演员都是短腿裤、对襟衫、头上扎着白毛巾;女演员都是花格子衬衫,绿莹莹的裤子,脑后飞舞着一条油光放亮的麻花辫。舞台上,汉子们刚劲有力,展现了劳动人民特有的气质,姑娘们温文尔雅含蓄内秀,体现了北方传统妇女的美德。整台舞蹈很接地气,十里八村的农民活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似乎参透了舞蹈想要表达的意境。
      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
      随后,一连出现在舞台上十来个雅俗共赏的节目,将丰收节的开幕活动战线拉长,让劳累了一年的农民朋友们感受到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最后上场的是久负盛名的黄中肩扛故事。
      说是肩扛故事,早就不用肩扛了!这是故事这种民俗项目发展的初期,必须借助于人力来完成。一般是用四根长长的木棍,将一张宽大的八仙桌给架起来。木棍的两端各自站着二个人,一共需要十六个强壮的男劳力,共同来完成。现在多用小型货车来拉。不过,今年冶州市方面说了,为了归璞返真,恢复真实的传统曲艺项目,打造真实的经典民俗表演,依然采用肩扛人抬。
      因为上面站着都是不足十岁的小孩子,所以,抬八仙桌的人也必须是孩子的父亲、叔叔、舅舅这些人。主要是为了保证八仙桌上的孩子绝对安全,不会出现任何闪失。
      为啥要这样小心,这还要从故事的奇巧绝妙来说起。
      所谓故事,就是一桩桩巡游的经典故事场景,主要取材于传统的四大名著小说中描述的场面来设置。让小孩子们穿上漂亮华丽的戏装,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将众多的人物集中在一张小小的八仙桌的方寸之间。为了突出精妙绝伦的构想,特地让这些小孩子或坐或站在一些戏剧道具上。比如茶杯、剑柄、头顶、肩头、毛笔等物件上面,营造一个想象力丰富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以此来博得满场喝彩。
      今年的故事巡演,与往年相比,场次大大增加。不仅有传统的四大名著戏剧场景,还有富含时代气息的戏剧场景,目的就是突出新时代冶州城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以及冶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新风尚。甘泉村自然是浓笔重彩的一抹风景了!
      究竟如何展现甘泉村的扶贫成果,我们还是下章详细说给大家听。

第771章 :节目接地气(三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