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谁知道,后峪村的村支书张乐一到镇府就大倒苦水,“镇长,你是不知道,我们后峪村的人有多可怜!同在一片蓝天下,桃源镇人吃香喝辣,我们后峪村人吃糠咽菜,村里人之所以要私自带领游客登上桃花山,不还是为了能挣几个外快吗?”
“可是,你们也不能扒豁子呀!你们只让游客出一半钱,从柳林镇揽客,以后,谁还会愿意出两倍的价钱,从景区大门进入?这不就等于要搞垮我们桃花山景区吗?”景区总经理
“仓廪是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后峪村的村民之所以如此,不还是觉得,桃源镇遗弃了他们,对桃源镇外的人不管不问。孟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你们能够给后峪村人提供一条生路,他们何必会如此?”张乐越说越激动,竟然将矛头指向了桃源镇。
不过,参与调解的桃源镇镇长张庆民没有生气,一直认真地倾听,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什么。等到张乐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委屈后,他才说话。
“我首先代表我自己,向你道歉。我知道,后峪村是整个桃源镇经济最落后的行政村,村里人过得很辛苦,你这个当支书的人也很辛苦!我们过去对后峪村的关心爱护不够,是造成后峪村经济落后人民困苦的主要原因。”
一听到张庆民如此说话,张乐也收敛了锋芒,咽下了委屈,赶忙说道,“镇长,客观原因只能起到一定的影响,主观原因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不能说,我们后峪村经济落后人民困苦是镇府的责任,这与我们自己的不努力和头脑不灵活有很大的关系。”
“张乐,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但是,事情既然出来了,我们就必须坐下来认真研究,分清对错,有的放矢,彻底解决问题。你说是吗?光是一味地指责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后峪村的问题,有村民自身的问题,也有我们镇府的问题。我在桃源镇干事的时间不短了,我对这个也是有所耳闻的!历史上,后峪村就是桃源镇的一部分,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可是,在建国前相当一段时间内,后峪村就不与桃源镇来往了。虽然建国后,因为山水相连人文相近的缘故,重新把后峪村划归我们桃源镇管辖,但是,长期以来,后峪村与桃源镇离心离德,这也是客观事实!这也是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张庆民发自肺腑地说道。
张乐彻底丧失了刚才的气势,深深地低下了头,“我们过去的确是个骑墙派,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想要加入柳林镇。甚至在建国后,已经划给了桃源镇后,依然是心中怨恨,不愿亲近桃源镇。现在桃源镇发展起来了,我们又厚着脸皮过来讨要生路,的确心中有愧!”
“算了,不说这个了,过去的事情,你们双方都不再提了。既然我们坐在一起了,那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提议,景区方面,以后可以给后峪村提供一些卫生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岗位,我们镇府方面也将允许后峪村的村民过来经营餐饮和商店等方面的活动,积极引导后峪村纳入到整个桃源镇的景区管理上面来。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张庆民调停道。
“我同意!”景区经理答应了。“当然好了!谢谢镇长!”张乐高兴极了,立刻站起身来,一把握住了经理的手。
第246章 :历史积宿怨(三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