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令程毅忘记了时间的著作还有一个令他迷惑的状况。
那就是全书没有记录“城市”的名字。
就算是远古时代的城邦国家也会给聚集地命名,但这座城市没有。
“庇护所”和“城市”,这两个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代称。另外还在少数位置提到了“白色王座”,但指向并不明晰,不确定是指整座城,还是某个单独的机构、组织亦或是个人。
倒是“市议会”一词在编年史中被提及了许多次。形象颇为正面。
(考虑到程毅阅读的十分认真,而且等待克莉丝汀回来的时间又十分无聊,此处稍微摘录一些他读到的内容。)
公元2031年\/末世纪元元年的4月21日,审判日。
对于审判日的记录只有一句话:理应铭记的日子,直到时间的尽头或者人类的终结。
没了。
既没有当天具体发生的事项说明,也没有前因后果。什么都没有。
之后是同年的5月11日,审判日之后的第21天,城市\/庇护所的范围被划定。
这一天也被认为是末世纪元的正式开启。
不过末世纪元的日期与公元纪年保持同步,这个纪元开启的时间被认为是4月21日还是5月11日似乎没什么意义。
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14日,则是“城市封闭日”。
移民时间仅持续了三天,那些没能及时进入城市范围的人便被驱隔在外。再想进入城市就需要复杂的登记程序,其繁琐程度不亚于两个交战国的外事建交。
这便是克莉丝汀口中“外邦人”的由来。
空气里的污秽彻底杀死人类需要时间,所以在城市封闭之后最初的数月里,不断有外邦人来到城市。
拘束柱形成的能量场域并不能隔绝生命体的进出。书上说,正是因为不断有外邦人强行闯入,才给整洁的城市带来了污秽。以至于市议会不得不动用为数不多的资源修建净墙。
看到这里,程毅不由得一笑。典型的官僚甩锅行为,修墙的原因永远是墙外的人不对。欺负你就是因为你需要被欺负,至于你为什么需要,我说了算,呵呵。
末世纪元最初的6年被称为“帮派战争时期”,那是个混乱的时代。六年里,庇护所的人口锐减三分之一。那是一个为了一瓶干净的饮用水就能闹出好几条人命的时代。
那段时间里,掌握武力的市议会设立了污秽镇压事务管理局(dirtsuppressionauthority,简称dsa)。这个机构直到今天还在,主管上城区的城防安保,同时负责税收、安检以及其他市议会认为他们应该负责的职责,权力极大。
末世8年,净墙完工。经由市议会下发的一系列甄别政策,一共选出了大约四百万人成为上城居民。
如果将上城的占地面积放在末世以前,大概相当于千万人口城市的水平,稍微拥挤一点的那种。
相比末世以前,如今的上城居民在居住条件上其实还变好了。人均居住面积和人均绿化面积都有提高,城市拥堵问题几乎没有。就连平均工作时长都减少了,七成以上的上城居民能够保证每周两天半的假期。
唯一的问题是食物种类降少,尤其肉食的获取难度提高很多。新鲜水果几乎见不到,超市里除了蘑菇和少量蔬菜,其他食物几乎全部是罐头制品。
末世9年,源晶矿坑正式开工。
从末世9年到末世20年,城市为源晶矿坑的开发投入了上千万的人工
第6章 《庇护所编年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