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八章 定论[1/2页]

明传万里 往日如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甫一听闻新科进士中竟然混进来一个年仅十八的少年郎,众多同考官们先是惊讶,而后有人建议道:“方才我等对号之时未曾细看,此人少年登科不可谓不聪明,然则每每聪明人,大多矜夸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绝无涵蓄,其人非坎坷终身,必少年夭折,下官以为不妨将其黜落,令其下次再考,经此一事,对其并无大害,且其心性必可备受磨练。”
      此人话音刚落,便有不少人连声附和,吏科给事中姚夔却在此时跳了出来,他见自己推崇的文章乃是一名十八岁的少年所书,不惊不喜,只是他为人方正,一是一二是二,不忍看到一名少年进士的前途因某些人的迂腐而覆灭,便大声反驳道:“时也、运也、命也,我等都非不谙世事的愚夫愚妇,此次若是将这名少年举子黜落,安知下次他便一定能考上?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此人虽是年少,写出的文章却颇为老道,其人必是个少年老成的性子,若是进得官场稍加磨练,必成大器。”
      又有人道:“此事从无先例……”
      姚夔哈哈一笑,颇有些舌辩群儒的豪气,只听他道:“谁说没有先例?太祖朝时的解学士也只不过十九岁便中得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同年便官至翰林学士。”
      那人被姚夔言语所慑,讷讷道:“一个十九岁,一个十八岁,这能一样吗?”
      曹鼐不待姚夔反驳,大声喝止道:“好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堂中恢复安静后,曹鼐与张益对视一眼,而后看向胡?酰?嵘?实溃骸昂??绾慰矗俊
      方才姚夔说到解缙时胡?跻讶磺逍蚜斯?矗???虢忡仆???伲?淙灰蛭?榉媒ㄎ牡坌凶俣?僭诔?校?虢忡葡嘟徊簧睿?还?杂诮忡频奈牟扇词瞧奈???模?耸碧?茇痉⑽剩??跎焓帜?四ㄑ劢堑捻髂亢???坏溃骸吧倌耆擞胁呕?皇腔凳隆!
      曹鼐闻言心中大定,对着满堂的官员们大手一挥,说道:“将名单抄一份送往内阁,给诸公看一眼,由诸公将名单呈送于陛下过目,而后明日发榜。”
      对于自己能不能中进士,赵彦心里是没谱的,他知道自己是走了捷径,一方面自己每日勤练不辍,学习方法也比现今的读书人们要有条理的多,另一方面自己比当代人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和知识,不敢说思想比当代人更成熟,最起码要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们要强得多,所以县试乡试一路过关斩将的路上,赵彦心里还是有点自信的,只是会试毕竟乃是大明全国性质的考试,参与会试的读书人们在各自家乡也足可称得上精英二字,故而对于此次会试能不能考中,赵彦心里也患得患失起来。
      二月二十八,放榜之日。
      赵彦与张文渊二人一早便带着李二张顺出了门,途径鸿升客栈时刘吉四人也早已翘首以盼,见到赵彦与张文渊之后互相寒暄两句,便一起结伴前往贡院,路上各人都是一副心思沉重的样子,就连万安这个老油条的脸上也少了往日常见的笑容。
      清朝时期宫廷以满汉全席出名,让后代人都以为古代皇帝都是奢侈无度,顿顿都是山珍海味,但是明代其实与清代有大不同。明代皇帝祖籍虽然都是凤阳,算是属于南方,却常以北方食物为主食,令人震惊的是明代后期为倡导节俭之风,馒头、饼、野菜都成了皇帝饭桌上的食物,还是明神宗最爱吃的。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所以明朝最初的几位皇帝的膳食有很浓重的南方色彩,主食以米饭为主,烹饪方法讲究清蒸,味清淡,不喜咸。
      这份膳食记录讲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六月的午膳:胡椒醋鲜虾、烧鹅、烧羊头蹄、鹅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羊肉水晶角儿、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
      第二份膳食记录记载的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元年十月的御膳内容,计有酒四品,烧羊肉、清蒸鸡、椒醋鹅、烧猪肉、猪肉撺汤、香油烧饼、沙馅小馒头。相比他爹二十道菜的午餐,朱棣的膳食简单了很多,这与他崇尚节约的作风有关。
      到了现在,明英宗朱祁镇上头有老爹朱瞻基照着,从小自然没吃什么苦头,平常的膳食自然也没有曾祖

第八十八章 定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