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日战争进行的同时,同盟国与帝国公约组织之间的博弈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以色列由于前期在戈兰高地坦克战与耶路撒冷城市战中损失巨大,不得不央求同盟国方面给予军事援助。
为了对抗统一后将成为巨大威胁的开罗条约组织以及坚持扶持犹太人在中东制衡帝国势力,威廉二世下定决心,死保以色列!
十四日当晚,威廉二召开会议,商讨决定了一切对以色列的援助。
包括枪支弹药,重火力,飞机坦克,甚至是一个师的德国志愿部队都被下令派往以色列。
为了尽快运达,威廉二世根本没打算采用海运。
他下令:\"把一切能飞的都派到以色列去!\"
同盟国空军动用了足足百分之三十的运力将大批武器装备以及一整个德国师空运到以色列国都特拉维夫。
看着机场上不断起降的运输机,以色列统领魏茨曼大喜过望。
有着这些援助,阿拉伯联军的进攻将像是一个笑话般能够轻易击退。
从十五日开始,随着大批武器的补充以及一个德国师投入战斗,以色列在耶路撒冷一线的局势取得了极大的好转。
十六日,德国志愿部队协同部分以色列军队猛攻阿克萨清真寺,将这座刚刚被阿拉伯联军掌握不久的据点夺回。
至此,阿克萨清真寺彻底被战火摧毁。
同时,圆顶清真寺一线的战斗异常血腥。
阿拉伯联军完全不是德国军队的对手,全程处于被压着打的状态。
为了守住圆顶清真寺这一圣地,阿拉伯联军指挥官在这里投入了数千阿拉伯军队。
德国军队很快就把攻坚战变成了血腥的屠杀,阿拉伯联军越打越困难,直到被绝对的力量强行从圆顶清真寺中抹去。
到了十八日,阿拉伯联军损失一万多人,已经被彻底赶出了耶路撒冷。
随着德国志愿部队的反击,南线残存的两万多阿拉伯联军很快陷入了被分割包围的绝境。
北线的戈兰高地上,随着同盟国援助的飞机坦克的补充,以色列空军在空战中勉强击败了阿拉伯空军,取得了一定的制空权。
在空军的支援下,以色列装甲部队彻底击败了阿拉伯联军的装甲部队,在戈兰高地一线发起了猛烈地反攻。
北线的六万阿拉伯联军虽然作战意志坚定无比,可是在压倒性火力面前,仍然打得十分艰难。
正如吴佩孚所说的,阿拉伯军队缺少的并不是武器装备,而是训练。
以阿拉伯士兵现在的训练程度,显然还没到能够与以色列士兵同水平的程度。
伊本·沙特一场豪赌把家当赔了个锅干碗净。
同盟国脸都不要了,直接明目张胆地拉偏架甚至亲自下场打了这场本该是代理人战争的战争,阿拉伯联军焉能不败?
此时,伊本·沙特只能去找他唯一的救命稻草——秦牧。
对于\"开斋日战争\",秦牧一直有在关注,包括阿拉伯联军前期取得的优势以及同盟国下场后阿拉伯联军的迅速溃败。
唯一出乎秦牧预料的是,威廉二世真的会丝毫不顾及脸面,直接下场拉偏架,哪怕偷偷摸摸的也好啊。
同盟国直接下场的行为,自然会引起许多国家的反对。
二十日的国联大会上,帝国代表提出了勒令同盟国停止对以色列的援助,严守中立的提案。
这一提案被多数国家支持,但是在被德意志国代表提交到安全理事会后一票否决。
行,等的就是你们这么做!
第306章 代理人战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