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军全面撤出外东北的几天后,在秦牧的支持下,一些实业家就开始在各个城市中承办企业。
      设备全部由他们从秦牧手中购买,物美价廉,童叟无欺。甚至有许多俄国人也开始与秦牧合作,外东北地区短时间内就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状态。
      工业区的产能一点都没有浪费,除了供给军队,大量的过剩产能全部投入市场换去真金白银。
      无论是关外还是高丽半岛,甚至是帝国,倭国和沙俄都开始于秦牧有了贸易上的往来。
      工业区生产不需要任何原料,简直就是核动力印钞机,无论客户需要什么,第二天秦牧都能完成供货准备。
      为此,秦牧还特地从帝国的轮船招商局中雇佣了不少的货轮。
      帝国方面对于这些事情保持了一个默许的态度。如今南方的起义正搞得帝国焦头烂额,与秦牧的贸易反倒能获取许多帝国急缺的工业品。
      大量的真金白银开始涌入秦牧的口袋,这些钱随时都能变成更多的兵和更多的枪炮。
      要知道,虽然系统奖励的新军不需要军饷,可征召来的士兵可都是需要发饷的。
      一旦开始大规模征兵,光是饷银的消耗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如今钱的问题得以解决,秦牧开始把目光放到对外东北和高丽半岛的治理上。
      这些地方现在是秦牧的后方大本营,可是苦于缺乏各方面的人才而只能长期实行军管。
      秦牧不是人形超算,没办法全揽各地的行政事务。
      \"宿主,你似乎有一个力量可以借助。\"
      系统适时的提醒让秦牧恍然大悟。\"对了,兴中会!\"
      兴中会的会员们可都是一腔热血的知识分子,还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名士,请他们来协助治理定然效果拔群。
      说干就干,秦牧派出聂士成前往港岛,会见兴中会高层,表达秦牧的来意。
      这种事情对于兴中会的会员们来说可是第一次,他们没办法立即给出回答。
      聂士成也不急,一直在港岛等候了半个月,等兴中会高层完全讨论完毕。
      最后,会长杨衢云出面,告诉聂士成,兴中会同意这项合作。
      本来会中不少人都反对在秦牧手底下做事。但是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低头。
      楚庭起义之后,他们本来盼望着各地群起响应,揭竿而起,形成共讨帝国的局势。
      可是他们想得太美好了。
      起义成功之后,全帝国的响应寥寥无几,在帝国各方总督的镇压之下,响应的火苗很快就被掐灭了。
      如今,只有楚庭起义取得了成效,几乎控制了整个粤省。可帝国很快就集结起了一支由八旗和绿营兵组成的镇压部队。
      虽然军队腐败不堪,战斗力低下,可毕竟帝国是以全国击一隅,起义军陷入险境。
      此时他们唯一的盟友就是秦牧了。只有说动秦牧从北方发起攻击,迫使帝国抽兵北上,南方的起义军才可能站住脚跟。
      他们最终同意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借此说动秦牧出兵南下。
      秦牧自然也清楚这一点,双方现在也只是互相利用。
      可兴中会不知道的是,他们派去协助秦牧的人很快就会成为秦牧的忠实拥趸了。

第19章 与兴中会的合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