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前面的人走了,她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位置在最里面,火车上面的行李架已经放了不少行李,只留了一个空位,
她只好把装着破被子的那个行李放了上去,装着新被子新衣服的袋子在她坐下之后,放在了双腿之间,
幸好她比较瘦,在狭小的空间里生存得刚刚好,
坐好之后等了几分钟火车就开了,武雪卿开了一点窗,窗户是从下往上提的,新鲜空气进入后,充斥着各种气味的车厢内味道淡了些许,
武雪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被灰尘呛住了,
咳了好一会儿,喝了一口水壶里的水,
水壶是之前她小升初时考了年级第一名,学校的主任送给她的,算作奖励,每一级的第一名都有,
当时那个水壶去买的话,要5块钱,学校统一采购了一批,她也是因为这个奖励所以努力熬了好久,熬的眼睛都有点近视了之后才拿下的。
水壶里的水还热乎着,她喝了一口,把她挂在腰间,搂在最里面靠近车厢壁和布包放在一起,
虽然现在的人大部分人都比较纯朴,但是火车上本就是个特殊的地方,有时候可是会闹小偷的,特别是睡着了之后,
当然了,小偷一般都去卧铺那边了,这个年代能睡卧铺的多数都是有钱或者有关系的,一般人是买不到卧铺的。
火车呜呜呜的开着,速度不快,偶尔还有一点点颠簸,摇摇晃晃的没一会儿她就有点昏昏欲睡,抱着自己的背包,她歪头睡了过去。
等再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食物气味,后面座位打扑克的人也停了,正在吃东西,有不少人经过过道去找乘务员接热水。
武雪卿也掏出已经冷透了的玉米面窝窝头吃了起来,
窝窝头里虽然没有放糖,但是空间种植的玉米本身就有股甜味,玉米的香气也很浓,就着水壶里的热水她一口气吃了三个窝窝头加一个鸡蛋,
她拿出来的食物在人群中不算显眼,视线范围内有几个人也是吃的窝头,甚至有吃掺了白面馒头的,也有一部分人是吃煮熟的红薯,鸡蛋也是她看见其他人拿出来吃,她才拿出来的,而且是直接一口闷,不会小口小口慢慢吃引入注意那种。
她意犹未尽的砸吧砸吧嘴,还剩12个,还是节省着吃吧,毕竟布包就这么大,中途她不好再加东西进去了,她打算一天只吃两顿,每次一个半窝头,不能吃太多了。
吃饱喝足武雪卿看了一会儿风景,可也没什么好看的,路上都是荒山野地,火车在铁轨上行驶而过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周围的人吃着饭又开始吹起了牛。
如此断断续续的过去五天,终于在武雪卿都开始不耐烦的时不时站起来走两步,耐心告罄时,终于还有两个小时就要到了。
越靠近东省越冷,身上的破衣服早就扛不住冷了,她就借着上厕所的时间,把棉衣穿在了里面,棉裤也穿上了,火车窗户也只敢开一条缝,
打了四天扑克的人群也散开了,个个懒洋洋的坐在座位上闲聊,有的则是开始清点自己的行李了。
武雪卿把行李都收好,等火车要到站时,让其他人先走,走了大部分人之后,她单手把行李提下来,
一手提着一个肥料口袋从狭窄的门出去了,跟着人流下楼梯,
火车外面有不少人等着,有赶着牛车、马车或者就自己等人的。
她一一看过去,在火车站外面找了半小时终于看到了她该去的地方,
那两人都还比较年轻,皮肤黝黑,可能是在外面冻久了,脸上有两坨红,正揣着袖子蹲在驴车侧面呢,
一块木牌子被架在驴架上,上面写着红林公社红河村大队三小队。
在她看到目地的的时候,有一个穿着深灰色棉袄的男人提着行李箱到了那个地方,已经掏出了知青证明和户口本给那两人看。
武雪卿也连忙过去,跟在他后面打招呼:“两位同志好,我是到红林公社红河村大队三小队下乡的知青,这是我的证明。”
把东西递给一个穿着褐色棉袄的男人看了看,旁边背着手的男人已经上驴车整理东西了:“终于来了,再晚点儿我都要被冻成冰坨子了,来,把行李递给我。”
武雪卿连忙走过去,客客气气的道谢,和那个知青帮着把行李绑好,幸好她们的行李不多,只占了车板三分之一的位置,
那人把证明递回给武雪卿:“好了,可以回去了,这次就两个知青,也是来的巧,现在刚秋收完,大家伙都在准备冬天猫冬的口粮呢,回去就能赶上趟,快上车坐稳咯。”
武雪卿坐在右侧,扶好围栏,对面坐了两个男人,看证明的男人则坐在了驴后面的位置上,火车站周围一片荒凉,只有一栋招待所,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地理位置十分偏僻荒凉。
驴车缓缓的动着,武雪卿顿了顿道:“两位同志怎么称呼,我叫武雪卿,叫我小武就可以,是武功的那个武,川省绵市的。”
男知青点头回应道:“我叫李知宁,上海的知青。”
见两个知青都看着他,虎子一只手揣在兜里,一只手把着栏杆道:“我叫成虎,赶车那是我哥成豹,我们是村长家的,村长是我二大爷。”
武雪卿点了点头,那位男知青刚想说什么被冷风吹的缩了缩身体,打了一个冷战之后感叹道:“可真冷啊,没想到东北已经这么冷了。”
成虎从驴车上把挂着的一条深黄色的皮子递给他:“快披上吧,这位女知青冷不?这是牛皮毯子,可挡风了,现在还才刚开始冷呢,等再过大半个月就该下雪了,到时候更冷,我们都不出门了,在家窝着。”
武雪卿摆了摆手道:“不冷,穿着袄子的”
那位男知青麻溜的披上了牛皮毯子,也不在意牛皮毯子上有没有灰:“谢了虎哥,披上一下就好多了,我们刚来也不懂,不知道我们到村上是住哪里呀?”
成虎摆了摆手:“不用谢,你们到时候住知青点,知青点前几年刚修的,堆了排炕,我们队上偏僻,分来的知青比较少,还有四五间空房呢,到时候你们可以自己选。”
武雪卿听到后眼睛亮了亮,空房多说明还能一人一间住,就是费得柴火多点,她身上秘密比较多,哪可能和人一起住,而且完全陌生的两个人一起住生活习惯等完全不一样,到时候会有很多矛盾。
武雪卿想了想问道:“现在村上知青一般干什么活呀?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成虎想了想道:“刚秋收了,现在农活也没什么了,这会儿大家都在收自留地的白菜,土豆,大葱这些菜啥的,然后过两天村里要修路,到时候要跟着去挑泥和抬石头这些,修路一般是早上修,下午可以不去,因为我们这儿要猫冬,
下午一般都是在家腌酸菜,趁着这几天还有太阳晒点菜,捡点柴什么的。”
武雪卿点了点头:“那我们刚来也没有地,不知道可不可以跟村民换点菜,口粮啥的?”
“这个简单,到时候你们去找我们村东头,墙上写了标语的那家,她们家今年菜有富余的,你看着给点钱就成。”
武雪卿连忙道谢,几个人有来有回的倒也聊了些村里的事情,让他们两个对村里熟悉了不少,
“我们村里大家都团结,一家有事儿邻居都帮忙,有事儿帮忙到时候就说一声,村上不会不管你们。”成虎性格十分豪爽大方,主动跟他们说了些事情。
“我们村三面都有大山,山下有河,等冬天要过年前半个月,村里会组织冬猎,去山上打野狍子,野兔这些,村里的劳动力都去,会算公分,除了交给公社的,剩下的我们会按照人口和公分大家一起分肉,
下个月等河里结冰了就会去打渔,到时候杀了做腊鱼,过年的肉也有了,这可是外面城里没有的,运气好的时候,一家能分到五六十斤呢。”
那位男知青震惊道:“这么多啊,那河一定很大吧?”
“十多丈宽呢,连着松江的,到时候你们勤快点,多去帮帮忙,等收拾好之后去松林那边去捡榛蘑,半个月再怎么也能捡个十几斤呢,加上鱼啊肉的,也能过个好年了。”
知道成虎在关照他们,武雪卿和另外一位男知青都纷纷表示自己会努力干活。
一想到有这么多好东西,武雪卿也忍不住开始期待了。
驴车慢慢悠悠的压过泥马路,天边挂着太阳,只是云太多了,没晒一会儿就躲进云里了。
中午他们是吃着各自的午餐,等太阳西斜到半空时,终于到了队上。
驴车停在村里大空地上,几人都下来活动了一下筋骨,没多久一个带着深灰色帽子的高大男人从屋子里走出来:“到啦?还挺早,刚准备去村口接你们呢。”
“二大爷。”
“二大爷,这是到的知青小武和小李同志。”
武雪卿和李知宁连忙叫村长,村长应下回了句两位同志好之后,过来就给了成虎一拳,敲在他肩膀上:“你小子昨天闯了祸就跑,你爹刚去山上砍棍子去了,啧,快回去吧,麻溜跪下认错,我等会儿安顿好知青就过来。”
“啊?我爹咋这么小心眼呢…”成虎哀嚎了一声,苦着脸,垂头丧气的在成豹的嘲笑声里结伴拉着驴车走了。
武雪卿两人提着行李跟在村长后面一边走一边回村长的话。
“对,川省绵市的,我们那边冬天也有的地方会下雪,但是没有这边冷。”
“上海那边虽然繁华但也没有那么好,吃肉都难。”李知宁叹了口气,继续道:“我家人多,我哥又要结婚了,家里住不下了,我也高中毕业了,想了想决定听从号召,插队下乡了。”
知青点在村尾,在山脚下离山近,不过院子围得高,武雪卿比划了一下大概有2米多,用石头围的很结实。
推开门,一排白灰石头房子坐落在院子里,院子挺大的,还有一口井,边缘多修了一间厨房,墙面被熏黑了,烟囱这会儿还冒着一点烟,显然是有人在做饭,
听到声响,有三个人打开门迎了出来,纷纷叫了声村长。
村长点了点头,指着后面的人:“这是新来的知青,以后和睦相处。”
三人一边打量新来的知青,一边连连应道。
“你们先去选房子吧,现在知青少,可以一人一间也可以和别人同住,门从外面栓着的就是空房,选好了放好行李,有话跟你们说。”
&nbs
第10章 坐火车;到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