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御书房中,贾诩刚刚说到永庆帝登基之后便在宫中大摆鸿门宴,试图将严安世为首的严党杀害。
      虽然被严安世他们逃走了,
      但李承泽不认为杀弟篡位,又摆下鸿门宴的永庆帝会没有后手。
      以宋尚之心狠手辣也不会放虎归山。
      此时永庆帝和宋尚他们在做的,
      应该是给严安世他们罗列罪名,
      关闭城门,全城搜捕。
      并且很有可能又是让百姓举报和连坐。
      听到李承泽的推测,贾诩颔首道:
      “陛下猜得没错,永庆帝以丞相严安世自恃功高,以权谋私,又有通敌叛国之嫌等多项罪名,正全城大肆搜捕。”
      “算上今日,已经整整搜了三日了。”
      “现在全城搜捕,这消息不好传出来,目前是什么情况暂不得而知。”
      李承泽微微颔首,又问道:
      “这通敌叛国之嫌通的是哪里?风陵、北莽、听雪、千灵王朝,还是我们?”
      宝珠和西玄搁着十万大山,怎么通一般都通不到哪里去,也不会有人信。
      贾诩笑道:“这通敌叛国之嫌通的正是咱们大乾,据说丞相严安世那里有陛下您的亲笔书。”
      李承泽自己都乐了。
      事实上是肯定没有的。
      李承泽又问道:
      “大荒的百姓信这个消息吗?”
      贾诩摇了摇头:“不信。”
      ”虽然大荒城中的确切消息还没传出,但已经扩散开来的京畿地区,绝大部分都是不信的。”
      “严安世乃是三朝老臣,不说他的政绩,善事就做了不少。”
      “每到年底他就会给大荒城中的流民增添衣物,施粥放粮。”
      李承泽颔首道:“如此好人,死了可惜。”
      “既然文和先生说他们逃走了,又三日没被抓到,那严安世他们躲在哪里?”
      贾诩微微一笑,捋着胡须缓缓道:
      “臣派去大荒城的暗探中的其中一位,名叫魏则,将他们保护起来了。”
      “他开的粮铺后院挖了一个很隐秘的地窖,逃走的严安世他们正躲在粮铺中。”
      “不过严安世他们还不知道魏则是咱们的人,还以为是义士呢。”
      李承泽颔首道:“务必要保护好他们,他们可是让南军投降的最好筹码。”
      南军最大两位将领,中军大将军严少杰和镇南大将军严安国。
      一个是严安世侄子,
      一个是严安世弟弟。
      且严安世是三朝老臣,在朝中经营多年,即便他再怎么不经营也会有不少人脉和门生故吏。
      李承泽微微颔首,吩咐道:
      “暂时就让魏则先照顾好他们。”
      “另外最好让严安世写一封亲笔手书,内容只需要是大荒城中发生的事情即可。”
      “必要时期可以行一些必要时段。”
      “这封手书必须征北军渡河之前顺利到达韦将军手中。”
      现在是三月一日,大军开拔是十四日,但是他们行军,以及乘大船渡河也要时间。
      也就是说贾诩最少还有十三天时间。
      “臣,遵旨。”
      贾诩立马心领神会。
      李承泽不让严安世写劝降手书,让严安国以及严少杰直接投降是有原因的。
      首先让严安世这么写的概率就很低,
      真要让严安世这么写,
      他大概会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其次,这样也不会引起拿到手书的严安国和严少杰的反感,就能最大程度降低他们的抗拒心理。
      再者,这封手书只阐明永庆帝究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能让不明真相的严安国和严少杰知

第433章 严安世的手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