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蔓蔓无语的看着这个棒槌,把她往外撵。
“走吧,走吧,回家去吧!看你就来气!”
周珊珊懵逼的回了家,怎么也琢磨不透于蔓为啥要生气。
跟王强说了一遍,最后才说“蔓蔓这是咋了,我也没说啥啊!她咋就生气了呢?”
王强听完周珊珊的话,神情慎重的坐了起来,“你说于蔓蔓建议我们读高中课本?而且她也在看?”
周珊珊点点头,“是啊!我还说了知青们也在看,她才说的。”
王强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对劲,这么多年了,于蔓蔓从没跟他们说过要多看书。怎么突然间有了这个建议?
王强左右琢磨不明白,拉着周珊珊,抱着已经睡熟的儿子,趁夜敲开了李大力的家门。
这一夜他们说了什么不得而知。
可从这天起,两对夫妻白天下地干活,夜里挑灯夜读!
也好在他们都是单独住的,所以一直到高考前夕都没有人知道他们都在做什么!
————————
1977年10月,全国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好消息。
国家下了通知,要恢复高考了!
这个消息一时间铺天盖地,传遍了大街小巷!
报纸上,广播里,口口相传,每一个有大学梦的有志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只要有资格报考的纷纷前往报名现场。
二道岔的知青也得到了消息,除了几个早就知道的几人外,其他人都像疯了一样。
每天工也不上了,到处借资料,找关系。没日没夜的看书学习!
总盼望着能通过这个唯一的途径离开这里。
然而事情有利有弊,恢复高考对有些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这么多年,有多少知青在本地结婚生子的。不管男知青还是女知青,现在一个个都盼着离开,可剩下的人怎么办?
他们户口都是本地的,去了城里住的地方没有,供应粮也没有,她们吃什么喝什么?
两口子要是分开两地居住,那还叫什么夫妻!
说什么以后会回来,有点见识的家长都对此话嗤之以鼻!
于是一家家一户户,只要是和知青结婚的,纷纷想办法不许他们去报名。
二道岔和知青结婚的一共三家,都是女知青嫁进来的。
另外两个都是比较早就结婚了的,心性和知识都被磨没了,根本提不起兴致去报名。
只有一个年纪轻轻的于蔓蔓有可能去报名。
石红秀有些忐忑,她儿媳妇不会就这么没了吧?
晚上扒拉扒拉自己的钱匣,数了数一共有两千多块。
这些钱都是这几年攒下来的。
杨昊他们隔三差五的就给她塞钱,吃的喝的用也总是往这送,根本不需要她出去买。
他们老两口挣下的钱一分都没花着。
粮食和养猪的钱该给杨昊他们的,也都没要,全留给她们了。
所以才攒下了这么多!
&
第185章 1977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