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着兄长讨论国家大事时。
      秋闱来了。
      而她……再次落了榜。
      这次依旧是厕号…
      祖父再次病倒。
      郭锦书看着自己连考两次都没上榜,羞恼的在房间中边背书边流泪。
      郭家人也有些上火,郭锦书从小到大就没让人这么费心过,
      从小到大,多少次郭?都感言,若不是因为锦书是女子,日后定是要榜上有名,成朝廷栋梁的。
      郭家人再次改变策略,让郭锦书的父亲带着郭锦书和她的兄长,一起出门游历。
      纸上谈兵永远比不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
      终于,在三年后的科举,郭锦书终于克服了重重阻碍。
      成功考取了功名。
      而郭?也在孙女中举的这一天,露出了三年多来,第一次和煦的笑容。
      听闻就连皇上当朝提出挥兵倭国,左御史都没站出来反对。
      等到三年后,左御史终于做到了皇帝当初期望的那样,
      与他的孙女同朝为官。
      可万万没想到,皇帝好似看不惯他高兴的样子,将孙女也调到了御史台。
      “有探子来报,漂亮国派人接触棒子国,两国暗地里小动作不断。朕准备挥师棒子国…”
      “皇上。”
      左御史站出来反对到:“皇上,棒子国一向对朝廷敬重有加,以朝廷为首…”
      “左御史此言差矣。”
      反对的声音从左御史身后传来。
      郭?听到声音不可置信的回过头去。
      万万没想到啊,第一个跳出来反驳他的,居然是她刚刚调到御史台的孙女!
      他孙女第一天上朝,就拿他祖父祭了旗!
      郭锦书没有去看他祖父的表情,穿着红色的朝服,抬头挺胸的站在大殿之上。
      哪怕她因为第一次上朝,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说话有些不自觉的发抖。
      但她始终记得祖父的教导,御史,就是要说出官员们所不敢言,监督文武百官,劝谏皇帝行事。
      所以她才站了出来,她没有辜负祖父的教诲。
      想必祖父也会以她为荣吧?
      思及此,郭锦书说话的声音都洪亮些许。
      “微臣认为,大清国力强盛,兵马富足,更是应该将棒子国一举拿下。”
      “让它们如同当初的倭国一样,成为我们大清的领土,更何况棒子国比邻朝廷……”
      一番话说出来,场上的众人都不自觉将眼神看向左御史。
      不知道左御史此时是什么感想,都说带出徒弟,饿死师父。
      但也没人说过带出孙女,怼死祖父的啊?
      “左御史,郭御史说的没错,你还是太过保守了,棒子国虽然暂时对大清俯首称臣,依附大清。”
      “但棒子国与漂亮国暗通曲款,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前日防贼的道理。”
      这次朝会上,皇上决定派兵收复棒子国,将海边土地彻底归属大清。
      在海口附近造港口,战舰口等政令。
      下了朝,左御史的脸简直臭到不行。
      郭锦书这几年并不是完全闭门造车,她走过大清各处,
      见识过大清的宏伟江山,知晓大清民情,军况,她心中也升起身为大清子民的自豪。
      在她看来,出兵棒子国,有利而无一害,适时的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又能扩充土地,何乐而不为?
      有史记载:清明宗在位期间,设左右御史。
      最出名的便是祖孙同朝,共同辅佐清明宗。
      然大多政见不合,每每气的左御史昏厥。
      不得已清明宗在位期间只要上朝便带着御医随朝听政。
      甚至命御医研制出“速效救心丹”以备不时之需。

番外:郭锦书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