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石静娴一梗,将朝堂的事情和胤?说了一遍。
“五万两?”胤?都惊呆了:“这熊孩子…”
正说着,就听何柱来报:“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还有十四阿哥都到了毓庆宫。”
石静娴微微挑起眉,老九老十老十三来,她都不意外,但没想到一向和老八关系不错的十四居然也会跟着一起来。
她用眼神示意胤?:“去不去?”
“走!”
于是吃瓜小分队上线了。
等到了前院,石静娴和胤?才知道老九怎么回事。
康熙早年间颁布展海令,鼓励商人,百姓出海经商。
不仅扩充了国库,还拓展了当时国人的眼界。
例如现在京中,有很多商铺中,都售卖欧洲进口的布匹,摆件,家具,还有所谓的“香水”。
“弟弟之前还小,今年想着…”老九顾忌着身旁有人,就没说完。
只是含含糊糊道:“弟弟想帮帮二哥。”
石静娴懂,她身边有文士一派的老三,有严谨能干的老四,还有外交不错的老五,功夫不错的老七。
老九虽然在工部理科方面有特长,但许多设计出来的东西。
要么需要皇上决定制造出来还是放着落灰。
要么就是需要大量钱财才能制造出来。
太子现在还没到能决定这件事的地位,所以老九就想着发挥另一个特长。
赚钱!
谁知道急功近利要不得,这次没赚到钱,反而将钱都压死了。
石静娴也猜到了老九的想法,而且老九又要娶福晋了。
所以他着急,想要再石静娴身边有一席之地。
那怎么办呢?就发挥特长,给石静娴供银子。
“弟弟的船靠岸的时候有些晚了,已经超过了数量。”胤?叹了口气。
自从康熙消灭了郑氏后,也了解了对外贸易的好处。
于是便鼓励百姓商人出海经商,带动经济发展。
解除闭关锁国,开启了“展海令”,很多有胆识的商人,不是做起了造船厂就是做起了海外的贸易。
一时间互市之盛,以前老九也动了心,但他没有多少钱,而且年纪也小。
一直在观望,好不容易大了些,宜妃想着这个儿子马上要开府,要娶媳妇了,使劲的给塞钱。
再加上他迫切的想要和石静娴表现表现。
老九这才想到了做海外的生意。
而好巧不巧,老九好不容易找到了门路,还说服了老十,十二,十三和十四这几个兄弟东拼西凑的,还去借了俸债。
可倭国就那么大一点,实在是受不住太多的清船来倭国做生意。
清朝地大物博的,倭国就那么一点点,经济来往太频繁,很容易将倭国拖垮。
如果不加以限制,估计都不用清朝的军队打过去,倭国就沦陷了。
于是倭国就想到一个办法,限制唐船(清朝商船的称呼)到倭国的数量。
倭国限定到倭国交易的唐船,每年最多为80艘。
第一次出海,不知道是因为被人忽悠了。
还是因为出发的晚了些。
他的商船,正好卡在第八十一艘。
“你们做事情的时候,就不能深思熟虑么?这都要到年底了!”
胤?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都年底了,谁还等你去交易?
“吃屎都赶不上热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吃屎赶不上热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