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康熙点点头,不错,这次抓到了小辫子,之前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又收了多少钱呢?
“准了,就按太子说的办!”
康熙点点头:“凡是名单上的大臣,一律连降三级。”
“至于那些勋贵子弟和未有官职者…太子,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回皇阿玛的话,那些勋贵子弟也应该了解下朝廷的艰难,百姓的艰难。”石静娴站出来看着安亲王为首的几名王爷。
“儿臣有个提议,我朝一直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不如,便将这些人押送去开垦荒地吧?受贿四十两为一月,八十两为两个月。以此类推。”
石静娴话刚说完,安亲王就站了出来。
开玩笑,他兄长和长子送去种地?
他这个安亲王脸还往哪搁着?
兄长倒是无所谓,长子可是他辛辛苦苦培养的!
好几千两甚至上万两,那不是让他长子一辈子在耕地中度过?
日后时间久了,谁还记得大明湖畔耕地的安亲王长子?
难道日后袭爵还会封个“耕亲王”?
“皇上,臣那不成器的犬子已经知错了,况且已经关了这么久了…求皇上开恩,勋贵子弟岂能做那等事?”
安亲王跪在地上恳求道。
康熙也有点犯难,太子让人去耕地,那不是让百姓看他们朝廷的笑话么?
“皇阿玛。”胤?站出来看向康熙。
“儿臣觉得太子所说之事可行。”胤?早就看不惯那些纨绔子弟,挂着虚职,每月干领月俸不说,还去户部借钱花。
天天招猫逗狗,留恋青楼酒肆,在外一掷千金。
“皇阿玛。”老三也站出来,力挺石静娴。
“儿臣也觉得此事可行。”
石静娴低头看着地砖,每次需要开垦荒地,修水坝等活计,朝廷都派不出去人。
是真的派不出去人吗?
不是,是派八旗子弟,都觉得像折损了他们尊贵的身份一样。
但在民间征召老百姓,朝廷又拿不出去那么多的钱。
所以只能从各地将犯了错的囚犯放出来,只要干完活,就释放。
有些犯了错的人,出去后更加肆无忌惮。
“儿臣觉得同样都是触犯大清律例,关押这些勋贵子弟,也着实折损了他们的颜面,莫不如去劳役几年。”
“也让他们懂得那些辛辛苦苦靠天吃饭的贫农,为了几两碎银是怎么过着面朝土地背朝天的日子!”
“让他们知道老百姓不易,下次再也不敢将手伸向那些脏银,毕竟,那都是贪官从百姓身上搜刮的民脂民膏!”
“皇上!”督察院都御史站出来,他家里自然也有几个不成器的子弟。
若是让他们去劳役,日后他的脸还往哪搁?
虽说他也生气这些人什么香的臭的,都往自家府里拿,但事情已经发生了。
“皇上!这些人乃初犯,可以从轻处罚啊,让他们去民间劳作,日后朝廷的面子往哪搁啊!”
还有很多大臣,都是自己不好去接贿赂,便让那些子侄们代自己去接。
这样的子侄都是在家族中得重用的,哪能让他们去种田?
“都御史大人这话可就不对了?俗话说的好,士农工商,开垦荒地种的粮食你是不吃么?”
十阿哥不愿意了,站出来反驳道:“若是没有那些农民,你连饭都吃不上,还嫌弃人家做的事情让你跌面。”
“有能耐你们别贪污啊!”
第二百五十六章 惩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