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楚王府,哈哈哈哈!」
      慕容寻……
      他盯着崔尚书的背影,忽然就明白父皇为什么让此人掌管户部了。
      崔尚书在外传言是色令智昏之辈,但实际上,他就是财迷心窍的!
      如此看重钱财的人,定然能把天越的银钱守得牢牢的!
      “听说户部尚书来去的时候都很开心,难道不是有事求助?”
      姜南卿得知崔尚书走了,便过来找慕容寻。
      “崔尚书原是邀功而来,进门的时候就很开心;至于走时,除了你的点子帮他解决燃眉之急,便是楚王府的金银玉器,让崔尚书瞧着身心愉悦。”
      姜南卿……
      “看来,王爷对崔尚书还算满意?”
      这话,也就夫妻二人能明白。
      慕容寻颔首,
      “父皇选人还是有眼光的。”
      财迷守户部,完美。
      “今日你怎没睡个午觉好好休息休息?”
      慕容寻心疼的问。
      毕竟,昨晚上两人忙活半宿呢!
      姜南卿没好气的拍了慕容寻一下,
      “我当然是有事来找你!就是想提醒你一下:对南心书院的帮助,朝廷如此大张旗鼓的捐钱捐物的确是好事,可长远来讲,未必是好事!”
      慕容寻是个聪明人,姜南卿如此说,他当即就明白媳妇儿此话的深意。
      “你是担心贫寒学子失了读书人的风骨?”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
      姜南卿颔首,
      “不错。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虽然说贫寒学子不富裕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若是一味的提供银钱资助,长此以往很可能让穷人变成懒人。若读书人失了气节,成了为五斗米折腰之徒,岂不是事与愿违?”
      姜南卿清楚,姜家虽然富甲一方,但天越百姓的日子还都是很正常的。
      甚至有的地方,可以说是非常清贫。
      这也是为什么,她开的产业,赚钱的目标主要放在高家大户和世家豪门上。
      这些人有钱,不薅羊毛白不薅!
      但对普通百姓的价位,比如诚信楼假牙铺子,那最低档位价格的设置就非常的亲民。
      毕竟,就算是皇城的老百姓,吃饱喝足便差不多了。
      但皇城之外的其他地方,别说日子过得去,怕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也大有人在。
      而当下笔墨纸砚这种东西又极贵,寻常人家想要供出一个读书人,那更是难上加难!
      这些家境窘迫的书生们,有的一边抄书赚钱一边自学书本。
      至于进学院被夫子指点?
      那都是少数幸运儿才有的待遇!
      即便是以“大善人”之名成立的南心书院,招收的学子也是有考核的。
      若非聪明早慧之人,同样完全没机会进入书院学习。
      毕竟,江南钱氏培养学子是为了日后给二皇子当助力,又不是真的做善事!
      寒门学子大部分都是要靠自己。
      而世家子弟不差钱,不差读书的各种资源,只要天赋尚可,在读书之事上用功些,就能得到名师指点。
      如此,世家子弟科举出线的概率自然是比普通自学成才的书生更加容易!
      如此恶性循环,世家的后代就容易出人头地。
      但寒门学子,在未入仕途前就已经亲尝民间疾苦,为官之后,却能做出为民谋福祉的好事。
      且他们身上,自带世家子缺少的那种傲骨和坚韧之心!

第569章 财迷心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