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冯清早在李舒宁登基后不久就被李舒宁调回了京城,他不再易容,只是他的名字切切实实的改为了冯青。
      京城这个新来的冯青,声称是被当街问斩的那个前大理寺卿的孪生弟弟,户籍部那里也有相应的信息,即便有人看破了也不敢明说。
      ——这其中的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呢。
      *
      冯清被调回京城不久,李舒宁便让他入了内阁,在王铮的手下做事,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
      他从百姓中走出,最是了解民间的疾苦,如今又是李舒宁掌权,他往日那些不被人支持,不敢宣之于口的想法此时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
      经过内阁的多次讨论,他的改革方案才呈到了李舒宁的面前,李舒宁看过之后,对此十分满意,当即就拍案同意了,并下令由冯清本人来亲自监督实施。
      他所提出来的那些愿想,都让他自己去实践和尝试,也由他亲自来见证。
      李舒宁给足了他施展才华的空间,希望他真能做出一番成就来,让大襄变得更加富强。
      冯清所提出的那些改革措施中,最为重大的举措就是“废井田,开阡陌”。
      这一举措,实际上就是把原本归为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也就是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他推行的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奖励耕织的制度,从各国招募无地的农民到大襄开荒,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徭役和赋税。
      但其实,这并不是他提出来的全部措施。
      “陛下,其实……臣还有别的提议未被呈到御前。”
      下朝之后,冯清一人来到了御书房面见李舒宁,有些忐忑的说道。
      听到他的话,李舒宁倒没有太惊讶。
      “朕早就听说了。”她沉稳又威严的看向他,忽然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
      “老师和朕说,你的其他提议过于冒进,当下并不适合推行。”
      冯清和百姓很亲近,所以很了解民生,有些问题看得多了,他脑中也产生了很多想法。
      “陛下说的没错,但……”冯清的面上露出了几分犹豫。“大襄历来都是爵位世袭,名将权臣多为贵族出身,这才导致了先皇在位时的种种弊端,虽说如今朝中局面已然得到了控制,但陛下若是不重视这一点,日后必定会成为大襄的隐患哪。”
      他另外的提议,就是关于废除爵位世袭制度的,内容是爵禄继承只能延续三代,然后就要把封地收归国有,重新分配。
      即便被内阁大多数人都阻拦、劝说过了,他还是在李舒宁面前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隐藏在和平之下的那根刺,暂时不痛不痒,未来如何却并未可知。
      “爱卿不必着急。”李舒宁缓缓地说道。“朕说的是当下不适合推行,却没说未来也不可以。变法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当徐徐图之才好。”
      “况且,你这一提议一经提出,显然要受到贵族针对,在朕没有能力让你全身而退之前,朕希望你切勿向任何人再说起这一提议。”
      她的这一番话,让冯清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她渴望立即改变大襄,却也知道张弛有度,还慎重考虑了如何保全他的性命。
      冯清深深的向李舒宁鞠了一躬:
      “陛下圣明。”
      这一句话是发自肺腑的。
      ***
      新法颁布之后,冯清一下子就变得格外忙碌,他不仅要亲自监督新法的落实,还要处理下面反馈上来的种种问题,常常忙得一日三餐都不能按时吃。
      “你再这样下去,我就不给你送饭了。”
      淑娘将食盒往旁边用力一搁,满脸不高兴的说道。
      “好淑娘,等我再看完这本文书就……”冯清好声好气的哄了一句,但他连头都舍不得抬一下。
      淑娘冷哼了一声,丢下一句“你爱吃不吃”,就气呼呼的走了。
      冯清抬起头看着她的背影愣了愣,下意识的起身就要去追,外面忽然进来了一名官员。
      “大人,大人哪,不好了,城东那边有人闹事,您快过去看看吧!”
      新法刚刚发布,落实到实践中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最近与变法有关的官员都忙得不可开交,而冯清是变法的倡导者和提出者,大家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走,我随你去看看。”
      冯清心中记挂着离开的妻子,但眼下城东那边忽然出了事,他只好先去那边。
      ——家国大事和个人小事比起来,他总是将前者放在首位的。
      是夜,等到天都黑得差不多了,冯清才踏着夜幕回家。
      他进屋之前看到屋里并没有亮灯,便以为她已经睡了,谁知一进来却看见她正穿戴整齐的坐在屋子里等他,一时有些惊讶。
      “淑娘。”他连忙走过去想牵住她的手,却被她躲开了。
      “你别碰我,在你心里,什么都比我重要!”淑娘瞪了他一眼,阴阳怪气的对他使着小性子。
      冯清不禁有些愧疚,平日里淑娘懂事又体贴,从来不闹也从来不要求他什么,尤其是变法开始后,他的一日三餐从来都是淑娘准备妥帖好,亲自给他送到他在的地方的,但他却总因为忙碌而忽略她。
      “对不起,淑娘,都是我不好,最近公务繁忙,是我忽视了你……”
      “我又不是那种喜好无理取闹的人。”淑娘闷闷的说道。
      “是是是,我们家淑娘才不无理取闹,是我鬼迷心窍说错了话,惹我家娘子不开心……”
      “今日我诊出喜脉,本想第一个告诉你的,谁知道你不仅不按时吃我送的饭,看都不看我一眼。”
      淑娘见他认错态度良好,心情已然好了许多,忽然对着他说了这么一句。
      “喜……喜脉?!”
      冯清听到之后,脑子一时都转不过弯来了,他呆呆的看着淑娘的脸,等意识到这句话代表的含义之后,便激动地握住了她的双

变法(冯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