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有些好奇的往里面看了一眼,却被李舒宁一把拉走了。
“走吧,别让贺大人久等。”
这种感觉还挺奇妙的。
有点像……金屋藏娇?
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陆昭的存在。
想到清瘦俊秀的陆昭乖巧的坐在床边等她回去的模样,李舒宁不禁勾起了唇,心里满是期待。
被她拉着走的绿枝:?
公主怎么笑得一脸荡漾。
她们来到大厅的时候,贺巡已经去过了两次茅房,正在喝不知道第多少杯茶,而一旁的管家李尔笑眯眯的命人又给他上了一盘点心,并告诉他公主马上就来了。
见到李舒宁的时候,贺巡的内心终于泛起了久违的涟漪。
公主可算来了。
“臣见过公主。”贺巡起身,向李舒宁行礼。
李舒宁温和的对他说道:“抱歉,本宫刚才在忙,让贺大人久等了。”
柳依然扮作侍女站在一旁,看向李舒宁的眼神有几分奇怪。
她敏锐地注意到,李舒宁身上的衣服换过了。
“公主可否借一步说话?”
一见到她,贺巡便想单刀直入主题。
李舒宁挑了挑眉,给了李尔一个眼神,周围的下人们便都在管家的示意下通通退了出去,包括李尔本人也离开了这里。
大厅只剩下了李舒宁和贺巡两个人时,贺巡才从袖中取出了什么东西。
“公主,这是晚吟托我交给您的。”他将手里的那封信递给了李舒宁。
李舒宁接过来的时候眉头忍不住一挑。
只因这虽然叫信,但压根没有信封,也没有什么保密措施,就只有孤零零的那一张纸折了两下。
还真是王晚吟的风格,她托人传这种信,即便贺巡路上偷偷打开看了也毫无痕迹吧。
于是她索性当着贺巡的面将那张纸打开了。
李舒宁快速的看着纸上写的内容,便听见贺巡说道:“老师也托我向您传话,他说公主所谋之事是为天下百姓,他同柳大人一样,都会站在公主的身后。”
他此话一出,李舒宁拿着纸的手都忍不住抖了抖。
“你确定这话是老师说的?”她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贺巡。
王铮不会被鬼上身了吧?
他过去明明天天和她对着干,笔杆子下骂人的话里有一半是骂她的,如今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还说和柳大人一样?
柳依然她爹站在她这边的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公主。”贺巡忽然笑了。“你我同为老师的学生,应当对他有一定的了解,老师虽固执守旧,却最是心系天下了。”
“老师托我来到渝州后,先去冯大人家拜见冯大人,待确保冯大人的确为公主所救之后,便向公主表明他的态度。”
李舒宁听到这儿,心中忽然复杂了起来。
王铮过去最看不惯她的种种作为,如今却因为她救了冯清,就对她有如此之大的改观吗?
“公主不必怀疑老师的真心。”贺巡看着她的样子忽然笑了笑。“老师的确曾对公主颇有微词,但公主的确曾解救了江城百姓,后来还救下了冯大人,老师便深深记挂着公主的相救之恩……”
“再加上晚吟在老师的面前极力为公主劝说,老师便决定站在公主这一边。”
李舒宁愣了愣,神情有些复杂:“晚吟是怎么劝说她爹的?”
她比谁都清楚王铮有多顽固不化,能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王晚吟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吧?
贺巡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笑出了声:“具体细节我并不清楚,我只记得老师曾当着我的面说过,他家的逆女声称自己已是公主的同党,若是他不答应,她立马就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李舒宁:……
她脸上的表情更复杂了。
贺巡接着说道:“老师决定帮公主一把,所以在陛下挑选新的渝州刺史时举荐了我。”
若是来的是别人,李舒宁此时还要和林然商议该如何应对,毕竟如今明面上是林然暂管着渝州兵权,新的刺史来了当然要移交兵权。
他们只有两种解决办法,要么想法子对付这个新来的渝州刺史,要么直接起兵,和皇上撕破脸。
“我与老师,今后便都是公主的助力。”贺巡淡淡的笑着,认真的对李舒宁说道。
她忽然多了两个支持者,而且其中一个还是曾经对她破口大骂的老师。
李舒宁的心中一时百感交集。
“你难道不觉得我大逆不道么?女子谋权,古今可从未有过。”
贺巡只是轻笑了一声:“最初我的确这么觉得过,但当我了解公主的所作所为之后,便不再这么觉得了。”
“听晚吟说起我才知道,我那幺弟如今就读的书院便是由公主投资,以尹红楼尹掌柜的名义创办的。”
“每逢天灾,公主都毫不吝啬的慷慨解囊,还用自己在民间经商的钱财办了育婴堂和不少书院,公主看似荒唐风流,骄纵任性,却从不轻贱百姓性命,反而对百姓一片爱护之心。”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当初他家道中落,家里拿不出钱来供幺弟读书,原本是要他辍学的,整个京城唯有那一家书院同意他以工代钱,他的弟弟才将书继续念了下去。
公主的仁心直接的帮助过他的家人,所以他也愿意试着相信她。
李舒宁听着这字字句句,面上忽然有些发臊。
“你们这些文人过去都是指着本宫的鼻子骂的,如今忽然改成夸赞,本宫还有点不习惯呢……”
贺巡笑了笑:“若不是晚吟告诉我这些,我如今还对公主有着深深的误解。”
想起京城的王晚吟,李舒宁的唇角忍不住勾了勾。
这丫头……
她低下头,又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那封“信”。
那信上洋洋洒洒的写着王晚吟想说的话,不止是对她,还有对柳依然的。
有她对报社近况的汇报,有对她们偷偷串通一气,抛下她奔赴渝州的强烈谴责,有对李舒宁不信任她,什么都不与她说的委屈和愤怒,还有她对她们俩的深切担心。
在那张纸的末尾,王晚吟得意又开心的写到——
“公主,你瞧,我也可以帮到你的。”
李舒宁的面上浮现笑意,在贺巡离府之后,她便立即给京城那边写了封回信。
她向她解释道,自己不是不信任她才什么都不跟她说的,只是她心性单纯,不适合扯进权谋,这种不留神便要掉脑袋的事情,她知道的越少越好。
如今既然她已经知道了,并且主动决定站在她这一边,那么从今往后她们便不会再瞒着她什么了。
第76章 七十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