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能少,否者会前功尽弃。
      这事交由侍剑和侍墨暗中去操作,陈禹琛不出面。
      让侍剑和侍墨没想到的是,他们要做的事情,被张家提前做好了,他们便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了。
      原来,张阁老觉得张柄威和福媛郡主之间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张柄威是张家的人,张家脱不了干系,这时把张柄威赶出张家为时已晚。
      张家没得选择,看来到了孤注一掷的时候了。
      张阁老思前想后,为今之计就是让张柄威顺势娶了福媛郡主,才能保证张家不被太后和皇上迁怒。
      张柄威这个在张家不起眼的庶子要想娶到福媛郡主并不容易,正好张柄威知道延平长公主和野和尚在一起的事情,他昨天晚上可是一直没离开那个院子呢。
      张柄威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张阁老,张阁老正在为孙子怎样才能娶到福媛郡主而发愁呢,听孙子这么说,为了自保也是为了保住张家,张阁老一不做二不休,偷偷地命人散布延平长公主与野和尚之间的丑事。
      张阁老是这么想的,有延平长公主的丑事挡在前面,大家就不会关注张柄威和福媛郡主之间的事情,关键是能分散太后和皇上对张家的注意力,让他们将注意力放在长公主的身上。再说了,延平长公主的名声不好了,张柄威才能更加顺利的娶到福媛郡主不是。
      于是乎,延平长公主的丑事在京城迅速地传开了。
      陈禹琛觉得,张阁老多虑了,皇上一直没点头太子和福媛郡主的婚事,就是不想让太子娶福媛。
      但当皇上得知张柄威和福媛之间发生的事,以及延平长公主与野和尚之间的事情后,皇上还是怒了。
      皇上让人去查延平长公主与野和尚是怎么一回事,查起来可比世子快得多了。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皇上气急。
      驸马去世三年后,延平长公主就与那个和尚在一起了,同时皇上也查到了延平长公主与常山王妃私下里交好的事情,他不由得又把目光投向常山王府。
      暗忖是不是常山王妃把延平长公主与和尚的事捅出去的?可一查后发现,长公主的丑事爆发,并不是常山王府干的,查到的幕后推手是张家。
      皇上忍着怒意答应了张柄威和福媛郡主的婚事,最后张柄威没事,因祸得福,能娶到郡主,但张阁老从此失了圣心。
      太后得知延平长公主的丑事之后,知道她的布局全都失算后,她气病了,一病不起。
      “母后,你消消气,朕不能在这种时候执意将延平下嫁给陈伯涣,但朕一定不会不管延平的。”
      躺在榻上的太后“哼”了一声,似乎是在怨皇上退了延平的婚事,又似乎是在怨延平不争气,太后的心情很复杂。
      太后的气不顺,皇上很担忧,默默地陪在太后的榻前。
      太后翻了一个身,背着对皇上,突然说了一句:“皇儿,我娘家的侄孙女芳龄十八,还未婚配,和太子倒是挺般配的。”
      她的布局是都失算了,但太子妃的位置还空着呢。
      皇上听后一愣,他就想不明白了,他对太子的态度母后怎么就视而不见呢,他都答应了沈贵妃抚养五皇子,还有苏昭仪抚养四皇子,这么明显的暗示,母后又是置若罔闻。
      母后是糊涂了吗?显然不是,母后精明着呢。
      母后应该是将沈家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只要沈家能从中得利的,沈家能长盛不衰,母后即便是猜到了他的用意,也会反对。
      难道在母后的眼里,沈家比他重要?比他的江山还重要?
      思及此,皇上在心中哀叹一声。
      “等母后的病痊愈了,把她叫进宫来给皇后瞧瞧吧。”在病重的太后面前,皇上暂时妥协了。
      太后听了,气顺了些,又说起了福媛:“福媛那个孩子也是可怜人,竟是受了延平的拖累。”
      如果延平不去法华寺私会那个臭和尚,福媛怎么会出事?又不能将张柄威和张家如何,真是投鼠忌器,太后的心里十分的不爽利。
      “母后,你给福媛赐婚好了,朕给福媛添一份厚厚的嫁妆。”皇上知道母后是在心疼延平呢,他也心疼妹妹,可是妹妹做出此等丑事,是他不能容忍的。
      “皇儿,延平是你的亲妹妹?”太后还是想再试一试,延平是长公主,荒唐一些又没什么,怎就不能嫁给陈伯涣了?
      皇上沉默不语,如果他仍坚持延平和陈伯涣的婚事,那么御史们绝对会弹劾延平,延平到时更是下不来台,何必呢。

第209章 一起玩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