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看到三位大爷,怎么了。”
“我白天去工商局回来,马华说三位大爷齐聚咱们家卤肉店可能有事,我还没有回来人就离开了,听说脸色都不是很好。”傻柱吃了一口饭纳闷的说道,按说三位大爷意见统一的时候可是真难见,只能说他们遇到难题了。
“这样啊,”冉秋月回想今天买菜回来在凉亭里和大家唠嗑的场景。好像真的看到一个人,比较眼熟。
“不过,傻柱,你还记得二大爷家的大儿媳吗?就是那个下乡的知青。”冉秋月想不起名字了,主要是对方太低调了。
“二大爷家的大儿媳,是不是下乡认识结婚领孩子回来的那额王霞啊。”傻柱记得已经有几年没有见了。
“对对对,我记得第一次见面二大妈还说她儿媳妇会炖鸡呢。”冉秋月听着点点头。心里想到这个不年不节的怎么回了四合院了。
“怎么想起她了,难道在乡下有什么事情发生,哪里找上来了。”傻柱发挥想象很多前世的网络书籍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没有,人家那是和男人一起下乡,能有什么事情,就是上午你走后我在胡同看到她了着急的跑进四合院,当时我还以为眼花了呢,”冉秋月气的拍了一下傻柱脑子里都想些什么呢。
傻柱听完回忆上次和这对夫妻见面的场景,就连刘光天被骗人家夫妻都没有露面啊,真是难得了。
“是不是从哪里得到消息惦记上二大爷的养老金了。”傻柱能想到的只有这个了,现在这个年代物价在上涨,房子可以买卖了,工资没看见涨幅多少,小夫妻们惦记长辈钱不稀奇。
“那二大爷能不明白,啊平时不上门,我找人养老了你们上门了,但是也不对啊,一个儿媳妇回来能有多大的话语权,二大爷也不能听啊。”冉秋月认为可能还是其他事情摇头否认着。
傻柱吃完最后一口饭咽下去说道;“反正八九不离十,这回许大茂又有一个反对者喽。”
站起来收拾好碗筷傻柱开门出去散散步,晚上吃的有点多,来到凉亭听着大家都在说三大爷家的儿媳妇真是挨家挨户的订餐了,几位八卦分子一对账,胡同里有五十多家,于莉差不多拿下一半来。这对多少钱啊,大家不是不羡慕,可是目前谁都没看见利润哪敢轻易冒进啊。
人群里一面希望于莉能解决他们吃饭的便捷,一面又不希望他们挣太多钱,还有人酸里酸气的嫉妒。
傻柱听到这里认为这不是未来的外卖吗?也不知道谁给这对夫妻出的主意,如果能做大真是一笔好买卖,毕竟现在老胡同里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基本都是轧钢厂附近厂家的,有的要退休了,有的已经退休几年了,干了一辈子重工业身体素质跟不上了,正好于莉给他们送来了希望只要拿着钱就有人送上门饭菜,如果能保持卫生干净,那就是一门长久生意啊。
在说胡同口的小年轻少了很多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厂里分的楼房,谁还愿意住这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厕所的四合院了,已入秋还要烧着炉子,担心温度的同时还要担心自己小命别一氧化碳中毒了。
第225章 傻柱预测养老计划反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