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1章 帮助舅舅表哥平定内乱[2/2页]

流放前,弃妇搬空将军府去逃荒 公孙筱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陌景轩上交了黑甲军的令牌,这次是真的要带着苏瑾离开了。
      三人一晃已经出来七八天了,再不回去该有人起疑了。
      老皇帝再舍不得,也不得不让她们离开。
      老皇帝又是送银子,又是送金银首饰,哭的稀里哗啦。
      苏瑾没想到舅舅居然是这样的人,调侃道:“一国之君怎么能哭的这样难看。”
      “我在外甥女面前哭,不丢人!”
      临走的时候,还送了太子哥哥好些高粱种子,让他分发下去大量种植,到秋下的时候她来高价收购。
      让太子发展农业经济,留下了不少经济作物和稀有种子,玉米、高粱、土豆、红薯、还有茄子、辣椒、西红柿……
      苏瑾已经知道,舅舅有打算退位的决定,年纪大了不宜操劳,想着该是时候让太子独当一面。
      她还邀请舅舅在皇宫没事闲的无聊的时候,就来桃花村转转。
      等到苏瑾等人回到镇上,雇着马车把酒坊的设备拉回来的时候,房子都已经现雏形了。
      张家大哥又在紧锣密鼓的打造桌椅板凳,学堂建好以后,苏瑾决定扩招。
      把周边的邻村适龄的孩子召集来一起学习。
      得到了周围邻村村民的极力称赞,确确实实为他们做了天大的好事。
      若不是家里没钱,谁不知道读书能出人头地,现在有机会了,对待苏瑾夫妻那是千恩万谢。
      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绥州府衙,胡同知代表知府过来,说是支持陌景轩夫妻办学堂,特意在府城捐善款筹得五十两,给她们送来。
      苏瑾临走的时候还给胡同知塞了二两银子,自打他们来到桃花村,他没来往这跑,肯定在知府大人面前没少说话。
      胡同知不想收这笔钱,毕竟给孩子办学堂是善举,这钱他不能要。
      最后苏瑾还是硬塞到他手里,说是日后有好政策,好发展想着桃花村一点,帮助他们桃花村脱贫致富。
      胡同知这才收了银子,觉得苏瑾夫妻会做事,将来桃花村肯定会带动绥州成为中府。
      绥州府一直是缴粮的下府,每次知府大人都会被上面奚落,这下有能人来助,希望他们能够脱离下府的命运。
      新学堂最先落成,苏瑾夫妻便开始装饰学堂。
      张大哥同时也把桌椅板凳打造出了二十多套。
      学堂建了十几间房间,两间作为教室,一间先生休息的办公室,一间打扫阿姨的休息室,一间苏瑾办公和堆放新书本杂物的教室,还有三间提供给离家远的孩子宿舍。
      住校的孩子们需要交住宿费,因为别的孩子只享受到学习和教育免费的项目,苏瑾怕人攀比。
      但是住宿费用不多,一月只需三十文,就算是邻村离家远一点的孩子们家里也能付担得起。
      学堂扩招,贺玉兰作为女先生有点忙不过来,她建议让许氏担当另一个班的先生。
      苏瑾想着二婶也是侯府的大家闺秀,本就饱读诗书,做清洁有点屈才,便同意了。
      张嫂子和王婶子两个人干活利索,承担了学堂的卫生还有食堂做饭的工作,小丁子和小武子继续保护孩子们的在新学堂的安全。
      每月给他们每人二两银子作为报酬,两人推辞好几次,苏瑾坚持,二人决心好好的做事,对得起苏瑾一片心意。

第221章 帮助舅舅表哥平定内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