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不能活的太快乐。
俞里里正在教导肖力军一种很新的生活方式,比如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过肖力军悟性不高,学不到什么也没关系,毕竟俞红兵拳头硬,打服了也是服了,结果相同,过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农村的忙碌不会因为冬天到来,就减少几分。
昭示着冬天到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腌酸菜。
东北的腌酸菜分成两种,一种是生腌,一种是熟腌。
生腌的话,是将大白菜清理干净,外面不太好的叶子都摘掉,一层一层的码在缸里,每一层撒一点盐,等到码好了一缸白菜之后,往缸里填一锅开水,而后再加凉水直到水没过白菜,最后用一块大石将白菜压住。
熟腌就是将开水的那一步放在前面,先把整棵的大白菜烫一下,不需要多长时间,就是为了让白菜外面的叶片软烂一些,可以酸的更快。
何家人都是生腌白菜的,俞里里学的也是生腌的方式,两家人一起干活,一人一天,两家的酸菜就腌好了。
腌过酸菜,屯子里一下热闹了起来。
忙碌了一年之后,大多数人都清闲了下来,很多农忙时节张罗不开的事情,便全都在这时候开始张罗!
比如说,结婚!
一进入十一月,俞里里每隔几天就能收到一户人家的婚讯。
这时候结婚可是大事,不管席面如何,场面却是热闹的很。
不过,她远远的看过一场婚礼之后,就不太愿意掺和其中了。
她既不愿意被人指指点点,也不愿意去指点别人。
干脆打着离婚的人不好参加婚礼的名义,每次都让俞姝俞婧拿着钱过去。
礼金根据远近亲疏也都不一样。
比如隔壁的何大红,俞里里除了两块钱的礼金之外,还送了她一条崭新的红纱巾。
而大队书记张长龙家的小儿子结婚时,俞里里则是两块钱礼金和两只自己熏的兔子。
那天俞里里虽然没去,但俞红兵去了,代表的是俞父,除了俞里里的礼物礼金之外,他还帮俞父写了五块钱的礼账。
剩下的,都是五毛八毛的,跟屯人没有一点区别。
大家不会觉得这样失礼,反而还觉得俞里里很有眼力见儿。
这里面还有些趣事,比如说,被俞里里精心养了几个月的孩子,终于能看出些精致来了。
俞姝因为上学的关系,闯实了不少,俞婧则天生就带了点高情商,两人替俞里里出面次数多了,难免被人关注。
还有人请她们去当伴娘。
这年月结婚的小姑娘年岁也不大,找的伴娘也都大致是十岁左右的小孩子。
第一次当伴娘,两人还给俞里里拿回来几块油炸面果。
油炸面果做法简单,擀一大块面,切成孩子拇指大小的菱形块,放在油锅里炸的。
这年月油可金贵的很,即便是结婚也不是每桌上都有这东西的。
听说是只有新郎新娘那桌才摆了一碟,给几个当伴郎伴娘的孩子一人几块,两个孩子一人尝了一块,觉得很好吃,就把剩下的都拿回家来分享给妈妈舅舅和妹妹了。
俞里里觉得这件事肯定是俞婧的主意,因为俞姝瞪着眼珠子,都要把眼睛掉进手绢里了……
俞里里接受了这份礼物,又给她们一人分了一颗,剩下四个,两个给了俞娇,另外两个则被她和俞红兵当着孩子的面吃掉了!
吃完了又美美的表扬了两个孩子一番。
孩子分享东西给家长,是为了让家长更了解自己,同时她们也在感受着为爱付出的快乐和成就感。
第105章 张花儿要生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