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来,俞家这五个孩子,也是各有各的来历。
      老大俞红霞是俞父俞星周和他的原配李谨生的孩子,不过,李谨在俞红霞六七岁时患病离世,没多久俞父就娶了故去战友的遗孀陆翠玲。
      老二彭广笙和老三彭丽华是陆翠玲带来的,彭广笙和俞红霞同岁,小她两个月。
      老四俞红兵是陆翠玲生的,当时陆翠玲刚嫁过来就开始频繁住院,俞红霞、彭广笙和彭丽华也都被俞父放在前岳父李崇那里小一年,直到俞红兵出生,这个拼凑的六口之家才正式生活在了一起。
      最后,就是老五俞红美了,俞父和陆翠玲对红美的身世讳莫如深,家里几个孩子谁也不准胡说,就连俞红美自己都不知道她是抱回来的孩子。
      血缘有时候很神奇,它能把一个普通人变成无所不能的神,也能让很多无理取闹的事情都变得合理,更是给了无数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底气。
      俞父和陆翠玲不希望红美丧失这种底气,所以至今俞红美都不知道她的身世,活的灿烂明媚,无忧无虑。
      俞红霞曾深深嫉妒过这个凭空而来的妹妹,或者说她嫉妒过这个家里除她外的每一个孩子。
      明明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缺憾,可除了她之外,所有人都是陆翠玲的孩子,他们全都可以叫陆翠玲一声‘妈,只有她不可以。
      一个孩子对母爱的追求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他们心里总是有块地方安放着最没有安全感的自己,和最有安全感的‘母亲。
      俞红霞对生母的情感,早就随着年幼的记忆变得模糊不堪,反倒是耐心细致,开明大方的陆翠玲取代了她心里对母亲的所有幻想,让这样神一样的情感有了寄托的方向。
      她不止一次想过要改口管陆翠玲叫‘妈妈,可惜所有的憧憬都被俞父打破。
      俞红霞在十六岁那年,第一次正式向俞父提出改口的想法时,没有得到俞父的半点支持,而是换来生平第一个巴掌。
      她当年就不能理解,为什么疼宠她多年的父亲,竟然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向她动手,而这件事,直至她死时,也没能释怀。
      也是因此,俞红霞赌气下乡,后来又赌气嫁人,十几年的时间,让父女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又微妙。
      俞里里也不太能明白俞父怎么想的,俞父并非不在乎女儿的人,书里说,原身死后,俞父直接疯了,对肖家穷追猛打,还动用关系找来法医给原身尸检,好像笃定了俞红霞一定是肖家害死的一般。
      只是可惜,这些最后都成了推倒他的证据,肖力军早就找了别的靠山,何况肖家在原身之死的事上确实无辜,几番对抗之后,俞父明显落入下风,职位被人撸了不说,人也下放去了农场。
      关键的时候,他才理智回归,把俞红兵和俞红美送去下乡,又登报和陆翠玲断了关系。没过多久,俞父就死在了农场。书中对俞家的描写至此告一段落,再出现时,代表人物已经从俞父变成了彭广笙。
      俞里里觉得俞父对原身那肯定是父爱如山,可有些事情的坚持,又似乎毫无意义。
      她不能理解,但不妨碍她来俞家求助。
      正这般想着,身边的俞红兵已经伸手接过了她手中的东西。
      “你说你,来也不提前

第9章 俞家的五个孩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