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是周瑜的手下······应该是周瑜的命令······”李莲倒在马车上,有气无力的复述了昨夜魏延所言的意思。魏延本来说是周瑜命令,乃是因为周瑜刚才便在附近追击他们,而那“命令”其实是指的楚晴的命令,哪知道李莲会将这些连在一起理解。简常一听,怒骂一声,道:“周瑜!好个东吴大都督,打赢一个赤壁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吗?居然使出如此下流的手段!好,很好!我简常若不杀周瑜报此仇,誓不为人!”韩连觉得李莲断断续续的回忆非常混乱,以他对周瑜的理解,周瑜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可李莲既然这么说,让他也疑惑起来。
孙策老早便来到了南徐唯一的大湖——聘湖周边等着,但是一直没有等到孙权的身影。他便雇了一名船夫,亲自驾着小船往湖中心驶去。这时时间还早,聘湖之中还没有出现什么游人,孙策打发走了船夫,自己划船来到中央湖心亭与岸边中央地带,便停下来,独自坐在船头,观赏着这十年来他都不曾见识过的风景。
“也许······未来还有机会,也许······就到此为止了吧······”孙策叹道:“只希望,江东能有更加长久的太平,孙氏基业也能够在权弟的领导之下,继续延续下去。”正想着,忽然从湖心亭里传来几声叫声。
孙策感到颇为奇怪:“这么早的时候,亭子里居然也还有人?”站起身子仔细眺望了一番,看不清里面的叫声,便划着船靠了过去。
没想到亭子里的人居然是太史慈,太史慈看着孙策将船划近,不管不顾的施展轻功强行跃过来,差点没直接掉进湖里。
孙策愕然的看着他现身,道:“子义,你······你怎么来到这里?”太史慈脸色涨得通红,急切道:“主公你不该来此!你为什么要来这里,又为什么要见······见现在的主公?”孙策一听,很是放松道:“不必担心,我早有计较。若是权弟听我一劝,自会放刘备回去,孙刘联盟可保安全无事。若是我真的走霉运,也有人接替我,帮助刘备回去。这些天的刺杀想必子义你也看到了,那是十分的凶险,要真出了什么意外,结果不堪设想。”
“不······不是······”太史慈摇头道:“我······我听说主公有令,今日午时之前,会有贼子在此聘湖湖心亭上出现。我担心是你,便提前过来查看,没想到果真······”孙策吃了一惊,道:“你的意思是······”话没说完,只听好几声“扑通扑通”声音从四面八方同时响起,从水下一下冒出了百余弓箭手,对准了两人所在的小船四散放箭。
“不好!”太史慈反应极快,深知多面受敌根本不易躲避,拉着孙策在船头一借力,朝着湖心亭一跃,两人便一起落到了湖心亭的边缘。
那些披着江东盔甲的弓箭手见一击不中,便立刻调转方向,朝着湖心亭乱箭齐发。孙策看着这些人的穿着都曾经是自己最忠诚的手下,没想到今日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之下前来射杀自己,心里早就万念俱灰,竟站在湖心亭的边缘面向他们一动不动。
太史慈没带长枪和佩剑,正想抽出后背画戟抵挡,看着孙策不躲不闪,吓得惊道:“主公!”孙策依旧毫无反应,立刻连中十余箭,无力的向后退后了两步。太史慈来不及拔画戟,奋不顾身扑到孙策身前,以后背挡住了后面第二轮齐射。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一丝视死如归的决绝,同时在对方身前喷了一口血。
“主公······若还有机会,我还想像你我相识之日那般酣畅淋漓的打一次······”太史慈咬着牙,紧盯着孙策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便不受控制的一步步退后。孙策双腿一软,便坐倒在亭边,伸手朝着太史慈道:“若有来世······你我便是兄弟······想怎么打······便怎么打······”太史慈嘴角微微上扬,勉强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呼!”便向后一倒,直落进了聘湖之中。为江东奋战了半生的将军,最后的归宿竟然是昏暗的聘湖湖底,可悲也,可叹也!
“呵呵呵呵······”孙策露出了一丝自嘲的笑容,道:“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这是你的意思吗?我相信不是······”瞪着眼睛看着那些弓箭手划船逼近,身子一松,睁着眼睛便不再动弹。那目光却始终盯着南徐内城的方向,毫不转移。
第一百二十七章:踏寻归路,权唯争斗莫亲情(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