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苏同志现在看来,本事大着呢。
      看这跟外国人毫无沟通障碍地聊天。
      再看看人家外国人对她的态度,这有点东西啊!!
      苏瑶在中间给两人翻译,最后签订了合作。
      汪厂长这边也学会了一句话,“栓q!栓q!喂你妈妈去......”
      苏瑶:......
      好在,这个事情解决了。
      汪厂长在这边休息一晚上,等到今天又要坐火车回去了。
      厂子里现在要开始搞起来了,加班加点都要开始忙活猪肉脯的事情,这可是出口的大事,不能耽搁的。
      风风火火的来,又高高兴兴的走。
      虽然坐火车是真的累,但是汪厂长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年轻是十几岁。
      恨不得现在马上下车间,跟着工人们一起干好活好了。
      当然,这些也就是想想了。
      不过这边的商务部知道苏瑶谈成了一笔单子,特意说想做个采访。
      苏瑶这个社恐又开始脚趾抠地了。
      原本是想拒绝的,结果汪厂长觉得这是宣传方县的机会,硬是给答应了下来。
      于是回去的时间又往后延期了。
      这边竟然还请来了沪市市报的记者来报导,可以说是很隆重了。
      不过因为这次合作是苏瑶促成了,所以她也被当做了重点的采访对象。
      采访苏瑶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记者,姓宋,单名一个阅字,带着金丝眼镜,看着很斯文也很符合文人的那种气度。
      不过跟苏瑶聊天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他的平和。
      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气度,才是令人难忘的。
      被问及为什么会不远千里从方县那个小地方到沪市来,苏瑶直言,想要更多的人知道方县。
      而苏瑶的身份,原本就是下乡的知青,对此,宋阅也是很好奇,是怎么样的机会让她想要为国家创外汇。
      “我觉得,下乡的知识青年不应该局限于那方土地,不管是下乡建设农村也好,或者是我这种有想为国家创外汇的人也好,都是为国家做事,我想,这两者之间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咱们国家也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才,在一线奋斗着,我这点成绩着实算不得什么。“
      苏瑶可以说是要多谦虚有多谦虚,后面更是说了几句语录,就连宋阅都觉得这是个思想觉悟很高的女同志。
      “是是是,这次我一定会好好报导出来,让更多的知识青年向苏同志学习。”
      之后又问了苏瑶是怎么谈成这笔订单的,苏瑶这次就比较规矩地回答了。
      最后一行人拍了一个照片,苏瑶就站在汪厂长的身边,面带笑意地看着镜头。
      而咔嚓一声,照片也定格在了这历史性的时刻。
      在未来几十年,这张照片被翻出来,还是有很多人赞叹,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而采访结束之后,苏瑶也打算去其他地方重新看看。
      汪厂长也准备启程回去了,现在厂里的进度要开始动起来了。
      在离开方县的时候,他跟顾闻钦也商量了一下,现在主要就是把机器都给弄好来。
      然后投入生产,必要的时候还要拜托省城那边的食品厂帮忙生产。
      不过这个事情需要等他回去之后再好好合计合计。

第162章 栓Q!栓Q![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