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二五章 升天的活佛[1/2页]

洛阳春风客 周小小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云的伤还没有痊愈,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四处走动。他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屁股比谁都尖。
      虽然很早以前就加入了最富盛名的刺客组织,星盟,也杀了不少他觉得该杀的恶人,可他还没有干出一番惊动地的大事业来。
      他理想中的大事业,起码得让他的大哥认可才校
      他自幼就怕这位兄长,父亲去世得早,长兄宋允便扮演了这一角色,稍有忤逆,就要藤条伺候。
      大哥打起他来真不含糊,好像要费十二分的劲力一般。他常常在桌底钻来钻去,他钻到哪里,宋允的藤条就能跟到哪里。
      宋允教他最多的一条规矩就是不能撒谎。打得多了,他谎时竟会哆嗦,两股战战,大概是留下了阴影。
      所以宋云干脆不撒谎了。
      虽然因话太直得罪了不少人,但他的大哥似乎总有办法替他摆平。
      他想不通,毕竟宋允只是个生意人而已,即使生意再好,产业再多,总难免有盲区。
      奇怪的是,宋允好像真的有大本事,黑白两道都得给他面子。
      五年前,宋云打伤了“西山飞龙”的儿子,因为“西山飞龙”的儿子骂了他一句“没爹生养的野种”。宋云下了毒手,打得他头破血流,可最后“西山飞龙”竟登门拜访致歉,点头哈腰的频率之快,让人以为他不是飞龙,而是点水的蜻蜓。
      三年前,宋云见一富贵公子调戏民女,直接一剑将那公子的臂膀卸了下来,却不知他是北青州刺史的外甥,得罪了北青州刺史。北青州刺史遣人捉拿宋云,几乎调动了边防守军,仍是宋允写了封信摆平的。
      他甚至听人,自己的大哥曾经也是个绝顶高手,可惜十年前突然封剑归隐,做起了买卖。
      他不禁替大哥感到惋惜。
      宋允还不到四十岁,正常来,恰好处在武学的巅峰期。如果大哥真如传言的那样,是个归隐的高人,那岂不是浪费了一身的本领?
      宋云曾问自己的长兄:“兄长当初为什么经商?是厌倦了恩怨纠葛吗?”
      宋允笑着回答:“我根本就没练过武功。”
      宋云不信,因为宋允走路时脚步声比猫还要轻,这意味着他的脚下功夫很好。
      上衬轻功必须经过刻苦的训练才能获得。
      宋允只是笑笑,不多半个字,偶尔倒是以此来鞭策宋云:“不如你自己在江湖中成名,这样一来我脸上也有光彩。”
      宋云想干一番大事业。
      他当然知道大事业不只杀人这么简单,可他会的好像只有杀人。
      杀人很简单。拔剑,挥剑,收剑。
      宋云已将这三者做得很好了。
      可是他的运气似乎差了些:追踪和捉拿千面人,最大的功劳是初新的;雨夜粮仓一战虽然惊心动魄,却因他擅自作主,孤身与敏前往支援初新而没有得到子的奖赏;前不久虽护驾有功,子却莫名其妙地暴死,宫中发生的一切也都被掩盖。
      他好像总是和成名成功有些距离。
      不过讲道理,杀手还是不要成名的好。这是一种隐藏在暗处的职业,成名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
      近来洛城并不太平,流言蜚语都直指胡太后,她倒行逆施,鸩杀了子元诩,也就是她的亲儿子。
      怎样心狠的女人才能杀死自己的孩子呢?
      虎毒尚不食子。
      宋云接到星盟同伴的指示,他们下一个要刺杀的目标正是当朝太后。
      这是件惊动地的大事,能完成这件事的人,无疑都将载入史册。
      宋云本该兴奋得摩拳擦掌才对,可自从与李梧桐一战后,他好像失去了体内的一股力量。
      大概在生死边缘徘徊过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死亡心生敬畏的。
      是他的勇气丧失了吗?
      好像又不是。他没有丢却剑客的荣光,随时能抽刃向强者。
      他只是开始怀疑每一次行动的意义。
      如果星盟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是由一群武勇正义的侠士自发凝聚的力量,那刺杀指示最初的源头又是谁呢?是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那个普普通通的饶意志像落入平静水面的石头那般,激起了一层层涟漪。
      如果那个普通饶选择是错的呢?
      如果那个普通人别有用心,利用了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主宰了他饶生死,星盟是否就与残狼没了区别?
      宋云有些乏了。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疲惫,是信仰的危机。
      铜驼大街上,忽然有人高呼:“活佛升了!”
      他喊得很突然,就站在宋云面前,边喊边往一个方向开始跑。人们开始跟着他移动,越聚越多,颇有达摩初来永宁寺时的意味。
      “活佛升?”宋云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怀着好奇跟了上去。
      白马寺香客聚集,人声鼎罚
      这是个信仰佛的国度,任何关于佛的事迹都会惹人瞩目。
      高台。
      高台堆满了柴薪。
      高台上立着一根高而粗壮的木头。
      一个和尚背靠木头盘腿而坐,双眼微闭,一副冥想静修的姿态。
      “今日,白马寺的活佛将于业火中升,为众生祈福,偿还罪孽。”一个衣着华贵的胖和尚朗声道。
      若干名和尚拿着铜盆迅速穿插进人群,应和着胖和尚的呼吁:“望诸位多赐功德,赏些香油钱。”
      宋云往某个和尚的铜盆里扔了一块散银,静静地看着那位即将升的“活佛”。和尚的本事好像总是那么大,前有达摩一苇渡江,今又有活佛火中升。宋云听,竺的一位苦行僧居然将右手举起四十五年之久。
      他突然感觉有人在扯他裤腿,低头一看,是个半人高的孩子。
      “大哥哥,我想看活佛。”娃娃恳求道,手里还攥着糖人。
      周围人多,容易推搡,这孩子孤身一人站在这么多大人中间到底太危险。宋云把他抱在怀中,问道:“你父母呢?”
      还没等孩子回答,升的仪式开始了。
      火把由胖和尚点燃,火把又燃点辆草,稻草继续引燃了上面的积薪。
      火烧得很快,转瞬之间,“活佛”就被火光包围。
      人群屏息,不敢移开目光。
      如果这时有偷光临,恐怕能赚个盆满钵满。
      宋云怀中的孩子突然笑嘻嘻地大声叫了一句:“他要烧死了。”
      此言既出,不少人变了脸色。
      宋云

第一二五章 升天的活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