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万岁万万岁。”
      “我朝有您这样爱国爱民的皇帝是百姓之福。”
      “都起来吧,内阁尽快拟个章程出来。”
      “是。”
      百官离开御书房,一路上都在商量着如何增收粮食的对策。
      虽然狩猎园土质肥沃、面积很广,但产量还是有限的,毕竟打仗太费粮食了。
      且不说打仗的时间士兵消耗体力多吃的就多,就说路上的损耗、战争的损耗,万一敌军烧了粮草是不是要及时补上?
      老百姓种多少粮草才够敌军烧毁、炸毁的?
      再加上战争年间,劳动力都被征兵了,田地荒废无人耕种……
      百官们越想越觉得粮食不够,存多少都不够!!!
      万一输了,别说当官当王爷,不被当成畜生在地上驱赶就烧高香了!
      所以,思来想去,几位王爷拍大腿决定,回家种田!
      卷,必须卷起来,只要比别人更卷,存粮才能更多!
      “王爷,您这句回家种田作何解释?”
      “种田就是种田,还能有啥意思。”
      “本王的府邸,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腾出百十亩地来还是有的。”
      “平时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种菜种粮。”
      “还有本王那些荒废的庄子,只要稍微收拾一下就能种田。”
      “虽说不算良田,产量不高,可苍蝇腿儿也是肉,能收多少收多少吧,总比慌着强。”
      靖安王也开了口:“谁说不是呢,皇上为了这场仗能胜,连自己的皇陵都动用了,咱们这些个平日里只懂享福的王孙贵族,这时候也该做出点贡献了。”
      “若是一个皇陵不够用,本王的陵墓也贡献出来。”
      “他娘的,人死一捧土,死人得给活人让路!!!”
      百官听着两位王爷的激情演讲,听得热血沸腾。
      “王爷说的对,有国才有家,国都亡,哪还有官让咱当。”
      “就算不为百姓不为国家,为了自己和家人,也该拼一把。”
      这时专门管理农业的大司农官员站出来说道:“若是各位王爷和同僚都想种地的话,下官以为,咱们应该去北宸王府走一趟?”
      “为何?”
      “各位大人可还记得去年夏天蜀地山火爆发,是北宸王带着北宸王妃一起去的,最后控制了山火和瘟疫,还解决了蜀地百姓的口粮问题。”
      “当然记得,这种大事怎会忘记。”
      “王大人你到底想说什么?”
      “尚书大人可知,王妃是如何解决蜀地粮食问题的?”
      “当时的蜀地刚经历过大火和瘟疫的肆虐,再加上长期的干旱,土地干裂,百姓们连吃水都难,种田更是难如登天,可王妃偏偏就在怒爱干涸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了粮食,而且高产……”
      “本来这件事下官是不知道的,但是去年冬天,蜀地传来奏疏详细汇报了土豆和红薯的产量,产量高达亩产三千斤。”
      “有些农户种的好,甚至达到了亩产四千斤的。”
      “下官想着,反正是要种粮食,那为何不种这种高产量的农作物,效率加倍。”

第423章 大家一起来种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