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长大的刘协那样注重自己帝王的地位。
却只见关羽听完后,缓缓屈身跪倒在地。
“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为君并非易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望陛下登基执法公允,以身作则,不因沉迷权术而忘初心,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初平三年,十二月,以关羽为首的满朝文武迎立宗室刘繇之子刘基为新皇帝,次年一月,改元兴平,大赦天下。
刘基登基后,并未颁布什么新的法令,而是默许了关羽的政令,同时也到大将军府慰问。
见关羽大将军府上堆积成山的竹简,刘基见此,便问道:“大将军一人料理这么多政务,不会疲惫吗?”
“也并不是每年都这样,现在帝位转换,大赦天下,但有很多不能释放的犯人,更何况臣也反对因为大赦而释放罪行过大之人,所以要审查每个人的罪行,再做定夺。”
“朕本以为大赦是规矩,没想到会这么麻烦……”
刘基看到这一景象,便自己试着打开一封竹简,
“这是——”
“这是关中的播种情况,临近四月,关中降雨较多,黄河水位上涨,有泛滥的趋势,若不及时疏通,恐怕会有水灾发生。
各种水利设施要派人兴修,而且还要打探蜀地的情况,真的因洪水造成减产时,将益州的粮食调到关中,这样一来,益州到关中的道路就很重要了。
蜀道向来因为艰险,使得益州与关中难以连接,所以我有意凿山修路,增加桥梁,使得蜀地更容易进入关中,关中的军队也能更快捷地移动到蜀地。”
“这些文件,都要大将军一人批阅吗?”
“还有臣的几个帮手,只是臣最常在这。”
刘基查看了一些文件——
“朕可以帮忙吗?”
“陛下要批这些文件?”
“如果大将军不允许的话——”刘基还不到十岁,关羽一介猛将,不怒自威,只是问了一句,他便缩起身子。
“没有不允许,陛下批阅这些文件是很正常的,但因为这些民生问题在桓灵二帝时期常年无人管理,所以为了改变过去的弊政,才要以身作则。如今平定天下而准备战争时期,则更是如此。
毕竟每年的收成都关系到今年的粮草储备,若今年关中因洪水而减产,那这一年就失去了对外用兵的主动权。
陛下若知道这些文件的重要性,还要处理的话,那便试着做,然后让臣检查。”
在关羽的指导下,刘基学着去批阅地方的文件和报告。
批阅这些报告并不简单,比如一个县今年收成多少,上缴多少,留下多少,中途的运输的消耗,损失,都要考虑在内。
地方向朝廷上缴物资,一层层涉及了不少官员,关羽因为习惯了,基本打眼一看就知道哪个官员有造假账,贪腐的行为,然后是派人调查,还是因情节较轻暂时观望,这都有一套方案。
第五章 第五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