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刘焉幼子。
“那主公打算怎么处置刘焉的儿子?”
“叛乱者杀头,我写信给贾诩处死刘范和刘诞,至于逃亡者刘璋虽无罪,但因其父有罪,暂时收押查看。”
“虽然我早知道主公以法治天下,但这种时候难道不想用这几个儿子来威胁刘焉臣服吗?”
“你觉得可行吗?”
荀攸摇了摇头:“既然儿子在京城就敢行僭越之事,就意味着他就算失去了儿子也不打算放弃益州的权力,更何况他还有个儿子刘瑁在身边。
但一旦杀了刘焉的儿子,就意味着彻底和他撕破脸皮,这次我们如果没打下蜀地,怕是刘焉以后会经常来找我们麻烦。”
“是啊,所以我才要麻烦你,找个能打下来的方法。”关羽苦笑道。“又给你添麻烦了?”
“没什么,为主公分忧是我的职责。
虽然在军事上有所不利,但我其实很赞赏主公欲以公正的立法来结束大汉自桓灵以来弊政的想法。
更何况,我认为此次拿下巴蜀其实并不是难事。”
“哦?你可有妙计?”
“只是利用刘焉的缺点罢了。”
却听荀攸喝了口茶水,对关羽讲道:“刘焉如益州时怀有异心,但益州本土的士族也有人忠于汉室,反对他的统治,尤其是巴郡一地,他杀了李权,前巴郡太守王咸等十余大姓人家以建立威信。
然而他心狠手辣地巩固自己的基业,也导致巴郡世家多憎恨刘焉。杀了王咸后,刘焉又让有仁义之名的老臣樊敏做巴郡太守,想要缓解矛盾,不过樊敏都七十来岁了,他只能在表面上掩盖士族和刘焉的矛盾罢了。
因此,主公只要联络巴郡士族,则可轻易夺取巴郡。
虽然走金牛道取绵竹,道路险要,阻隔重重。但一旦巴郡被策反,脱离刘焉的控制,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绕开剑阁绵竹一带,走米仓道,过阆中,再向西取蜀郡一带。”
听荀攸这一番分析,关羽也豁然开朗。
蜀地战事,通常大军都以金牛道走剑阁攻入成都为主,米仓道则是从巴郡过阆中再到成都,但道路本身十分显要,加上阆中是军事重镇,作为进攻方,往往不会冒险让大军去走米仓道。
然而,如果巴郡本身在己方的控制之下,甚至还能在巴郡就地得到补给的话,米仓道作为行军路线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荀攸看得很透,刘焉对巴蜀的掌握,其缺陷就在于那个“巴”,巴郡一旦背叛,蜀郡自然不保。
“那么,公达认为策反巴郡一事,谁可担当此任?”
“阎圃,他作为巴郡人,如此死心塌地地背弃刘焉为张鲁效命,主公应该知道为什么吧。”
正如荀攸所说的那样,这种事没有人比本地人更好办事了。
听到荀攸的这番话,关羽立刻让已经打算出发去京师任职的阎圃回来,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他。
十一月,刘焉率领严颜,吴懿等将领终于平定了任岐的叛乱,包括任岐在内的数郡太守被他处死,他随后又把自己的人安插于这些郡县,并想上表朝廷给这些人封官。
第四章 趁势南下 第一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