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章 第三节[2/2页]

武圣是怎样炼成的 扑街1996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将军,外面有一伙人求见,说是想要入伍。”
      “入伍?”
      关羽还真有些意外,如今他并没有发征兵令,而且附近村县的百姓基本都知道关羽这一仗是奔着声势浩大的董卓去的。在这种时候投军,要么是不要命疯子,要么就是有能力有抱负,想建功立业的人。
      “问过对方的来路了么?”
      “为首的自称是从常山郡出身,听到关将军前些日子前往并州的传闻,便招募乡勇前来投奔,名字是——
      赵云,字子龙。”
      赵云?
      这个名字让关羽有些意外。
      想当初在雒阳的时候,关羽也想过要不要去请他出山,但当时他对常山人生地不熟,而且当时的条件也不允许他明目张胆地到处捞人。
      然而没想到的是,如今关羽并没有找,赵云便自己来投了。
      虽然此时赵云还是个刚刚出山的年轻人,但关羽也不敢怠慢,立刻亲自去工地外迎接赵云。
      只见工地外数十名骑着马的将士,为首的骑白马,带银枪,虽算不上虎背熊腰,但作为武人也有股凛然之气的男子,这些人中,他特别的气质让关羽一眼就认了出来。
      “你就是赵云?”
      见到关羽,赵云立刻跳下马背,屈身一礼:“常山赵子龙久闻后将军关羽之名,听常山百姓传言将军将有大战,便与常山郡乡勇前来投奔。”
      “哦?常山一地都知道我关羽到并州了吗?”
      “只是小部分街坊传言罢了,正好被我听到,便一路打听消息,跟随将军来到了并州。”
      听赵云这么说,也多少舒了口气。古代的消息并没有那么灵通,更何况韩馥的地盘离董卓的控制区还隔了几个诸侯,如果只是街坊传闻的话,董卓现在应该还没收到自己的消息。
      “我正愁打仗找不到勇士,你能来投,实属我关羽之大幸。
      但如今冀州有韩馥,袁绍,北边也有公孙瓒,为何你不去投他们,特意来并州找我?”
      “如今天下大乱,我与本州郡的有志之士商议讨论,认为应当追求实施仁政的地方,因此我认为效力于关将军是最好的选择。”
      “那在你眼里,仁政是什么?”
      “所谓仁政,应是对内能安邦定国,让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能抵御外敌,保家卫国。”
      听赵云这样回答,关羽也点了点头。
      历史上赵云去投奔了公孙瓒,那是因为当时公孙瓒当时和乌桓交战,每次见到侵略的异族,就像见到了仇人一样命将士们冲杀,符合了赵云对外的“仁政”。
      只是公孙瓒虽然激烈地抵抗外敌,但对内完全称不上宽仁,又好杀戮,并不能被赵云长久效力。
      而如今,关羽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并州平定匈奴,又降伏白波黄巾,充实并州北部郡县的人口,这些行为也算是同时符合了赵云对内和对外的“仁政”的要求。如此,赵云会特意从常山找到并州来投奔自己,也并不算多么奇怪的事情。

第十章 第三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