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您当这就是普通的三角恋!?
      哈哈,您怕是忘了,天山派还有他大师姐巫行云呢吧!
      这位大师姐巫行云与小师妹李沧海,二人乃是颇有些令人血脉偾张的百合之恋!
      您听听,您听听,就说够不够狗血,哈哈哈哈!
      这二人在灵鹫宫中,每日你侬我侬、抚琴作乐,那叫一个逍遥快活,被人横插一脚自然不会愿意。
      无崖子却也着实了得,只使出了一招‘磨字诀,言称‘并无妄想、只远远守护便已心满意足,就这一下,立时让小师妹没了厌恶的情绪,还常能与他以笑颜相对。
      一来二去的,此事终于被李秋水发觉了。
      那她能乐意么?!
      与无崖子几番争执无果后,竟迁怒于小师妹李沧海,并且还寻了个时机将其重伤。
      巫行云知情后是勃然大怒啊,约了李秋水在兴庆府的城门楼子上决斗,二人大打出手,言称‘定要分出个你死我活。
      巫行云那可是天下有数的高手,李秋水如何是她的对手,不出所料,这场决斗最后是以李秋水重伤而逃告终。
      ‘二女为情决斗,源头也是女人,此事曾经广为流传,一度成为了江湖上的笑柄。
      对了,这里小侄要插上一句,还有人说,李沧海已经被打死了,毕竟从那以后,她便绝迹江湖,是死是活再也没有人见过。
      自此,灵鹫宫的四人组合就算是彻底分崩离析了。
      无崖子独自隐居,李秋水不知何往,只留下巫行云一人留在灵鹫宫,却也只是守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没了进取之心。
      故而,‘灵鹫宫居于‘三仙宫的末席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了。
      说起来,这一切的根源其实都在无崖子身上,他在选择情侣的目标上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若一开始便将结成伴侣的目标定在巫行云身上,他又调情手段了得,小师妹又那么好忽悠,这一龙二凤的日子不就来了么?
      何至于将几人的关系弄到这等不可收拾的地步!
      唉,若他能有小侄一半的睿智,灵鹫宫可就不是今日这三仙宫垫底的光景咯。
      。。。。。。
      少林辅唐天下从,从者并非天下人,从者乃是总坛位于天山之巅的天下会。
      六十年前,少林派达摩堂首座‘扫地禅师率五百僧兵出山相助李唐逐鹿。
      彼时,天下会还是个草台班子呢。
      正是其帮主雄霸随了扫地禅师的步伐相助大唐,解了大唐缺少高端战力频被刺杀将领的危局,这才有了今天独霸神州半壁江山的李唐天下。
      之后便是论功行赏,少林派香火鼎盛自不必说,天下会也是借势而起成了西疆武林说一不二的一方霸主。
      小侄曾多次听闻,说那位雄霸帮主智勇兼备,乃一代枭雄,可惜无缘得见。
      至于扫地禅师的实力。。。佛曰:‘不可说。
      。。。。。。
      ‘道魔针锋难两立。
      这‘道说的是天师教,‘魔指的是魔门,他二者一个是大明的国教,一个是大元的国教。
      十七叔可知,那大元据漠北,大明在江南,他们中间隔着个虎视天下的大唐。
      按说,两国都在大唐的强势下勉力支撑,身负国教之责,天师教与魔门本该携起手来同仇敌忾才对,为何会落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呢?
      ?G,就是这么神奇,又是六十年前。
      大唐崛起之前原本疆域偏西,在西域之地最为势雄,那大明与大元则是以居庸关为界,两国接壤、常年交战。
      一个月圆之夜,大明皇帝吞丹鼓器,御三。。。,就始终雄姿英发吧,随后就有阉宦进言了,说是皇爷勇武,有战神之姿。
      那明皇竟也深以为然。
      待到次日早朝,明皇有旨,欲倾兵三十万御驾亲征伐元,以追他先祖之功。
      之后便是急兵,战于野,中伏,大败,明皇被掳。
      大元驱着明皇攻城,几日便到了大明的都城之下。
      就在魔门的高手潜入城中,将城门大开之时,力挽狂澜者出现了。
      说有一剑西来呀!
      那位天师教的当代天师张正常从天而降,以一手三十六路天雷剑法引动天雷,大杀四方。
      据传,他不但以‘道家雷法阻下了大元攻城前军的势头,使得城门得以关闭,更是将那有魔师之称的魔门高手庞斑打的是屁滚尿流,抱头鼠窜。
      此后,大元在多日攻城损失惨重的情况下选择了退兵。
      魔师庞斑在与张天师的激斗之中屡屡受辱,羞怒之下于阵前斩杀了明皇泄愤。
      经此一役,两国皆是大伤元气。
      上有屠龙之仇,下有虐民之恨,
      大明恨大元入骨,自然再无交好的可能。
      大唐正是趁此良机,挥兵东进,以一敌二,一举吞下大片元、明国土虎视天下。
      要说这渔翁得利有时候还就是这么简单呢。
      。。。。。。
      武当山巅有仙踪。
      说到这武当山,十七叔应该也是多有耳闻吧。
      能以一人独占一句者,舍那不知已达何种境界的‘老神仙张三丰其谁?
      这‘境界二字,本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泛指。
      境界决定武道上限,解释为学识、心性等更加贴切;若单指武者战力强弱,以‘修为来衡量则最为恰当。
      境界在知,靠悟性为助,是得到武学究竟的法门,更偏向于‘虚,简单来说便是‘知晓如何做。
      修为在练,以根骨为基,是决定武者强弱的本钱,更偏向于‘实,简单来说就是‘威力之强弱。
      这位‘老神仙或许修为并不一定最强,但其境界高远、通玄,乃世所公认的可为天下师也!
      。。。。。。

第6章 顺口溜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