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皇城。
哎!
哎~!~
朱元璋在御书房里不知道第多少次的叹息着。
面前摆着4封信。
第一封是一年前收到的,来自海域上的。
其实是朱雄英还在海上就往回送信了,只是因为天气等原因,等送到皇城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后了。
主要写了他们在海上遇到的一些事情。
包括被海盗劫船,他们抵死抵抗才保得了船的事儿。
很热闹的样子。
第二封是半年前收到的,是在他们到了倭国之后派人送回来的。
里面的消息让朱元璋连续半个月没睡好觉。
大孙朱雄英一到倭国就自己离开了。
他们正在派人找。
送来不少倭国的东西,可是朱元璋却是没有一点的高兴,一直担心大孙。
第三封和第四封是刚刚一起收到的。
前往倭国的家伙们特意来信问要不要班师?
倭国现在都被他们给打下来了。
可以回来请功了啊!
当然也怕回来,因为朱雄英他们还没找到。
这不,就送了信回来奏报请示。
只是吧这路途在远了,这看写信的时间再到现在都过去一年多了。
也是,不知不觉就过去2年了啊。
“这些家伙回来到底是要怎么整呢?”
“先罚再奖?”
“先赏再罚?”
朱元璋嘀咕着。
站在御书房门口小心侍候着的太监们低垂着头。
没有一个敢有动静的。
皇上自言自语呢,他们已经习惯了。
就从太子朱标去了云南边境的公子的营地,一去这就2年了。
每次只要不提公子朱雄英,那都是高高兴兴的。
可是一提还没有公子的消息,父子俩的信都充满了忧虑。
“来人!”
“在!”太监王狗旦连忙跪下低声应声。
“安排车,咱去一趟营地!”
“是!”
对于朱元璋要去营地的事儿。
都习惯了。
这2年每年都会去个几次的。
平均也就是4——5次上吧。
不止后宫的人习惯了,就连皇城的人都习惯了。
尤其是有了直达的公路。
也知道营地的稀罕物比较多,从倭国弄来的一些东西除了运往皇城的,大多都在营地交易了。
这消息一出。
皇城的有好多家族都是派人特意跑去交易物品。
对此,皇城的太监和侍卫们一点也意外。
只是还不等朱元璋确定要去的时间。
有锦衣卫奏报秘事:“报,皇上,太孙棺椁传来了动静!”
朱元璋头也没抬的道:“应该是大孙给送东西来了,不是说了吗,有东西就给咱送来。”
一看就不是第一次了。
可是锦衣卫却是硬着头皮又道:“这次的动静不是在外面,是,是在棺椁里面!”
朱元璋猛然抬头:“里面?”
“是!”
“走,咱去看看!”
朱元璋连批了一半的奏折也不看了。
他可还记得2年前大孙从棺椁里出来时的样子。
朱元璋到底年纪大了。
坐着马车赶来还是有点疲惫。
没办法皇陵的路比较弯曲。
开车也不方便。
朱元璋到了朱雄英的棺椁之地。
自已一个人走了进去。
第204章 又诈了一位皇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