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章 可真是一个大好人[2/2页]

从大明皇圣孙开始 君陌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在老家想要习字学武那人家不但要收银子还不一定收自己崽崽呢!
      现在不但不收钱还有来自皇城的大儒教。
      来边境逃难,来对了啊!
      多好的日子啊~
      朱雄英:平衡了!
      既然要学习,那就大家一起学才好嘛!
      我可真是一个大好人!
      *
      皇城,皇宫。
      朱元璋收到了来自各地的奏报密报。
      其中有一匣子是专门呈报的。
      “皇上,这些都是来自云南那一路上的!”
      “放那吧!”
      “是!”锦衣卫放下悄悄的退下了。
      待人出去了,朱元璋连忙把那匣子抱过来。
      挨着看了起来。
      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上这一路大孙太忙碌了。
      朱元璋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前往云南这一路的奏函。
      像这次这种一下来了好多封的还是第一次。
      打开看了几封。
      朱元璋知道原由了。
      挥了挥手:“给咱把太子叫来!”
      “是!”
      太监小跑着去请太子。
      朱元璋挨着的信看了起来。
      还特意把有关朱雄英的都挑了出来。
      尤其在看到朱雄英写的那封厚厚的信时,越加高兴了。
      朱元璋脸笑的都起很深很深的褶子了。
      “大孙果然还是那个精神小家伙啊!”
      在有空闲的时候,朱元璋总会想到大孙8岁时的模样。
      和现在这信里写的真是太相似了。
      以前是在宫里调皮,现在则是跑去边境闹腾了。
      闹腾怎么了?
      大孙小时候展现了他的精神头,现在一出皇城果然又再次展现出来了。
      还是咱那能耐的大孙!
      当看到写信的人不同也就了解了。
      这些信都是那一条路上的不假,只是是来自不同的人的手笔。
      有沐英的,有李善长的,有锦衣卫每天的奏呈,还有各府的小年轻的需求。
      是的,就是需求。
      作为难民他们太难了!
      缺衣少吃的无所谓,武器太缺了啊。
      每次干架的时候都觉得被武器拖了后腿。
      自己那么强,可还是偶尔干不过土匪啥的。
      那肯定就是武器有些弱了。
      所以武二代武三代们就想起来家里了。
      恳请家里帮忙整点衬手的兵器。
      李善长教他们读书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信里写的东西,总算是能看得出来是人写的了~
      其中还有朱雄英特意写给亲爷爷的信。
      全文除了问候,只写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兵器!
      “……我亲爱的爷爷啊,没有兵器您的孙儿每天都拿拳头给对方的刀剑干架,皮开肉绽的,怪难受啊!”
      朱元璋嘴角直抽抽。
      这小子可真能耐。
      你有本事怼上试试!
      那不叫皮开肉绽,真刀真剑的干架?
      还不得给你削掉喽?
      最疼爱的大孙向自己要东西,朱元璋只有高兴。
      朱允?咨硖宀缓茫?残戳撕眉阜庑拧
      信的内容除了简单的说了自己的身体已经好了些许。
      通篇都相当相似。
      大多都是在夸奖大哥朱雄英的。
      “爷爷,今天大哥收了好多难民!”
      “大哥今天剥了一个山的山匪,那山叫二虎山!”
      “流匪抢孩子要吃,被大哥带人给打没了,大哥好厉害!”
      “大哥……”
      朱元璋看看津津有味的。

第74章 可真是一个大好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