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伊利亚:有关的意象[2/2页]

混沌之赞歌 饥饿艺术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够赚钱,听众的习惯是什么样,喜欢的韵诗,抒情诗歌,还是叙事诗,当情况差不多了解后,他们会把自己的故事歌唱,为彼此践行,用一个故事去交换另一个故事,这样自己死后,有着个人烙印的故事同样能够得到传播。
      在那个时候,几个和罗德城有关的意象全部冲进了伊利亚的脑海,而阿斯灵在讲述他的故事时,神采飞扬的眼神也真活脱脱的是一个诗人。
      伊利亚险些就出口了,出一个故事去回报阿斯灵的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关于罪恶之城的故事,关于罗德城的故事:
      罗德城那是虚伪的城市,尤其是在伊利亚的领土上。
      他们都,那是匠人之城,那是远离战争的花园,只要一个学徒学会了在勺子上雕刻栩栩如生的狮鹫,都可以终日饱腹,但是,伊利亚从就知道,伊利亚一族的手艺只是邪恶穿上了圣饶衣服。
      不可否认,伊利亚一族对于技术有生的敏感度,他们在一件物品还只是在理念中成形时,就已经知道实际操作中该使用怎样的方法。
      可是太粗糙的手常常都做不了细致的活,比如织布,伊利亚知道该如何把布料纺织成上的轻云,但是一直没有办法用双手去和针眼战斗。
      于是,大批奴隶的孩在还没有接受苦难的时候,就被伊利亚挑中,他要教他们织布的方法因为只有他们还拥有灵巧的手,以及能够承受织布为他们带来的灾难。
      这是被写入美德册的善举,伊利亚用技术加速了整个区域的文明,让奴隶都能通过手艺,摆脱重负,得到尊严。
      然而,不少孩在暗无日的工作中瞎掉了双眼,那时候,才是伊利亚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上位者对世间珍奇开始麻木之后,喜欢购买的是物品中的故事,这些做功精良的布成为了他们哄抢的对象。
      “八个。”出价者会。
      “我看最多消耗了六个。”压价者如果懂行,会在仔细审视布艺之后这么还价。
      “一百个。”如果订单量大,出价者会骄傲的这么出价。
      “我怀疑你没有这么多人。”能购买这种布的人不会是白痴。
      这是只出自于上层者的议价方式,外人都不可能知晓意指什么,他们谈论的不是明确的价钱,而是为了完成这个订单,瞎掉了多少个孩。
      每个孩锚定着一个价格,因为直接谈论价钱会太过麻烦,太长的数字很多人念不清楚,于是把孩当做了报价的指标。
      十个孩为了一张布瞎掉,二十个孩为了一张布瞎掉,一百个孩为了一张布瞎掉......伊利亚那个时候就知道了父亲发迹的方法,他不断购买奴隶的原因,不是为了救赎孩,是把他们更进一步推向深渊,瞎眼之后,还有深渊。
      伊利亚在看到能变成黑鸦的奥尔罕首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看到他的布衣上散发着灵魂的光芒时就知道,这是父亲的杰作,这是来自孩的清明目光。
      没有恶意的光芒,把伊利亚的良心割得生疼。

第十三章 伊利亚:有关的意象[2/2页]